陕西东岭集团位于宝鸡市的东岭村,是“2007中国企业500强”。在壮大自身的同时,集团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使上万名国有企业职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全国文明村”的领头人便是全国劳动模范、东岭集团党委书记李黑记。 寸步不离父老乡亲 东岭村原是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联盟村第六村民小组,1988年,高中毕业的李黑记走进了村民小组办的铁皮加工铺。李黑记肯吃苦,又善于动脑筋,经常琢磨着怎样把活干得更好,渐渐地,他成了厂里七八个年轻人的“领头雁”,大伙跟着他甩开膀子大干起来。年底,加工铺纯收入5000余元。后来,经区党委、政府调查研究同意,撤销联盟村六组,设东岭村,成立东岭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实行村企合一。 在村党总支成员选举自己信得过的当家人的竞选演讲会上,李黑记走上讲台演讲,台下有人给他递了张纸条:这个企业是谁的?挣了钱归谁?你究竟是想当官还是办企业?你要把东岭人带到哪里去?看到这几行字,李黑记热血沸腾,他一字一句地对大家说:“这个企业是大家的,我生是东岭人,死是东岭鬼,宁肯累死‘牛’,决不停下车,寸步不离父老乡亲;我只想通过办好企业把东岭建设成‘西北第一村’,让村民们过上富裕的日子!” 东岭村在李黑记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到1999年,企业年总收入达到5亿多元。2000年11月股份制改造,成立了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岭集团。到2006年末,公司总资产达59亿元,员工12000多人,为国家上缴税金3.8亿元,位列陕西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崛起的东岭集团,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拥有40多个公司和7个生产企业的大型集团公司。 致富不忘社会公益 从1988年开始创业到今年的19年间,李黑记得到的荣誉有上百个,各级党组织褒奖他的奖金有上百万元,但他分文未取,全部交给村上。村里用这些经费组建了管乐队,购买了老年协会办公用品和幼儿园的玩具。女55岁、男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退休制度,每年从村集体领取收入和养老金12000元;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东岭艺术园;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义务教育,村集体统一承担学杂费,每年对在校当选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完成学业后自愿回企业参加工作;投资10亿元,分三期对东岭村进行“城中村”改造。全体村民在2002年底已经整体搬迁入住6栋欧式住宅楼,户均住房面积142平方米以上。1998年以来,村民人均年收入以每年1000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第一村”。 李黑记致富不忘公益。东岭集团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修建嘉陵江大桥、嘉陵江拦河大坝以及县域公路和城市建设事业,还捐助2206万元,帮助宝鸡市人民政府建设渭河滩公园、北坡公园、援助灾区等。近几年来,李黑记把省、市、县各级政府发给他的几十万元奖金,都捐给了教育等社会事业,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记者 王乐文)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