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一盏盏明亮温馨的路灯,一个个热闹欢腾的街心广场,一栋栋别墅式的农家新居……北镇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精心规划,稳步实施,绘就了一幅农村发展的崭新画卷。 村容村貌换新颜 在新农村建设中,北镇市注重先规划再发展,全市首先确定了13个典型示范村和6个小城镇建设典型示范乡镇,各级政府部门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做到突出建设重点、区分轻重缓急、扎实稳步推进。根据每个乡镇和村屯的实际情况,北镇市还提出了五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分别着力打造产业新村、旅游新村、文化新村、文明新村和生态新村。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北镇市新农村建设按既定方针扎实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罗罗堡村和新立村初步实现居住条件城市化,地处山区的观军场村、河洼村和龙岗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新村,青堆子、沟帮子、闾四等村的产业新村和文化新村建设成效卓著……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村村通电话,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49公里,电话装机总量达到12.6万门,有线电视用户7万个,以新能源建设为重点,建成气化站、沼气池170个,新修黑色路面48.8公里,解决村民饮水1000多户,整治街路85公里,栽植花木5万株,修建广场绿地1.5万平方米,真正实现了道路硬化、周边绿化、街区亮化、庭院美化的目标。 乡风民俗气象新 从创造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入手,北镇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实现了乡风民俗的根本转变。 全市共建设和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165个、大型文化广场12个,涌现出省级文化中心1个,省级标准文化站、图书室10个,省、市文化先进村13个。文化阵地的建设为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村民利用生产之余走进公共文体场所,或读书看报,或打球下棋,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全市目前“十星级”文明户达到2.1万户,县级以上文明村达到58个,信用村44个,信用户1.6万个。全市224个村还普遍开展了思想道德“五进户”活动和以党员功绩簿、村民功德簿为主要内容的“双记”活动,党员干部为民服务,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统筹发展实力增 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是保障,农民增收是宗旨。北镇采取政府搭台、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唱戏的办法,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采取招商引资、新项目开发、企业嫁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北镇千方百计帮助农事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使其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目前,全市已发展五峰米业、宏伟集团等农事龙头企业30家,构筑了八大产业化经营体系。全市5万农户进入到产业化经营中来,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来自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市场联农户、龙头企业联基地带农户的农业化经营模式正在不断壮大。(颜景柏 王大力 袁世杰)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