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江苏农省村推广沼气和改厕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多次采访中耳闻目睹不少新变化,尤其有关厕所顺口溜的演变,颇有些意思。
“一个坑两块砖,三尺芦席围四边。”苏北东台市新曹镇农民周银喜,说起这段描述六、七十年代乡村厕所情状的顺口溜。他说:“那时我们这儿也不叫厕所,叫茅缸。大多人家都是屋后露天地挖个坑,省事的就安口破缸,讲究的砌个坑,都是蹲着。”“蹲似虾蟆坐如葱,男女合用一个洞;河水洗洗米和菜,河塘涮涮晒马桶。”苏中仪征市马集镇金营村农民张启贵说,过去当地农家户外厕所大都同猪圈连接在一起,人在上面“吐故”,猪在下面“纳新”。那厕所也是用玉米秆、芦苇一编一围,再不就用破苇席、破塑料遮起来将就着用。
“楼上抽水马桶,楼下河水冲冲;楼里香气喷喷,楼外臭气烘烘。”苏南昆山市张浦镇横田村农民徐如仙说到过去农村厕所情况时也说了句顺口溜。他说的是进入新世纪,生活富裕起来的苏南农民,住上楼房以后厕所使用的变与不变。这个例子,曾经在江苏一次全省农村会议上,被一位省领导举例说的。说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考察中,这位省领导走进一户楼房建得很漂亮的农户家中,并在楼上试了式样很现代的抽水马桶。称赞之后问:“马桶水排到哪儿去?”户主脱口回道:“河里!”省领导以此例,说明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的公私观和整体观问题。不久,江苏在全省开展了农村河塘疏浚工程,加大沼气推广和乡村改厕力度。
仅徐如仙所在的昆山市财政每年就安排50万元用于农村改厕,并对改厕率达85%、全面取缔露天粪缸、解决好农村抽水马桶下水问题的改厕先进村奖励1万元。2006年,江苏省财政补助0.6亿元,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4万处,配套改圈、改厕、改厨4万户;新增卫生户厕24万座。
马集镇金营村村民严道平老人说:“前年村干部来说国家农业部正在推行什么‘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政府还给咱农民千把块钱补贴,还有专业的施工队帮你。烧的方便,吃的卫生,亮的不要钱,这好事算是办到家了!”
这个村的沼气推广和改厕工作,在仪征,在江苏还不算很突出,到去年底该村已有60%以上的农户建了沼气池,建了无臭新厕所,告别了“茅缸”。麦收前夕,走进东海县温泉镇羽阳村,再也看不到农户门前的草堆粪堆和四溢的污水,闻不到猪舍、厕所周围浓烈的气味,靠烧柴火做饭的烟熏火烤已成为了历史,这里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门前房后环境井然有序。全村分批建成新型强回流沼气池500多个,全村沼气使用率达到25%。村主任张小强扳着指头算账:以往每户一年的电、气费用近千元,建上沼气池后,这笔钱全省了下来,全村要节省70余万元,平均每人增收260块。现在全村有80%多的村民已经用上了生态环保厕所。
因此,这个村现在又说起了这样的新顺口溜:“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设宴拧开关;厕所里面无臭气,厨房不再挨烟熏。”“沼气好,沼气亮,改了厕所改厨房;净了嘴,清了肺,干干净净奔小康。”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