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林甸县林甸镇和平村位于林甸县南部,分布在G015国道两侧,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内有9个自然屯,全村共有596户,1960口人,耕地面积16,505亩,现有奶牛440头,生猪4,600头,鸡、鸭、鹅3.5万只,畜牧业初具一定规模。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从各项基础工作做起,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修建通村白色路面5.9公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预计今年实现总产值1,7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800元。 一、规划为先,绘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 今年年初,结合和平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细致踏查调研,共召开村民议事会4次,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全面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使和平村新农村建设 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要以建设中心屯为突破口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下,将和平村的原和平小区和一、二屯定为中心屯重点来抓,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二、基础为重,全面开展村屯道路整修 和平村以道路整修为突破口,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全村道路建设。一是积极实施通村工程。真真正正帮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先后组织带领群众500多人,出动机动车180余台,上土方2.3万立方米,整修5条村路,由于土方量上的大,路基的基础好,赢得市、县交通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在加上他们的积极争取,最终从县交通局那里争取到道路建设资金,修建通村白色路面5.9公里,从而解决了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出销售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和平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进行村屯道路全面整修。为了与硬化道路连接成网,他们带领全村群众紧锣密鼓,大干苦干,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对全村的道路进行整修,共上土方1.2万立方米,整修道路 4条,共计6公里,彻底改变村屯道路低洼不平的状况。三是对田间道路进行综合治理。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他们对田间道路进行了集中的治理,对占用耕地的道路,予以恢复原状;对主要通行的道路,进行修善和平整,共计修筑田间道路22条15公里,平整道路10条10公里。在道路整修过程中,和平村“两委”班子成员不辞辛劳地工作在修路一线,对上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他们都能以大局为重,做出让步,为村民做出榜样,因而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在修路过程中,涉及20户的地头,没有一名群众阻挠或上访告状,完全服从村集体安排和决定,保证了修路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和平村党员干部群众上下一致的不懈努力,现在和平村道路状况大大改进,基本实现了村屯道路网络化格局,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本村经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环境为本,进行村容屯貌整治 为了改变和平村柴草垛乱堆,垃圾乱倒,畜禽舍乱搭乱建的混乱局面,他们加大了对村屯环境整治的力度,大力实施了以六规划、三出二进二改三化为内容的环境治理工程,即对垃圾、粪肥、柴草垛、厕所、禽舍、庭院进行合理规划。垃圾出屯,粪肥出屯,柴草垛出屯,花草树木进屯,硬化路面进屯;改造厕所禽舍,改造庭院围墙;做到庭院净化,村容美化,屯貌变化。拆除乱建禽舍,清理乱堆的障碍物,维修农户院墙,实现了路通、街清、庭院规整 ,全面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此外,还充实和完善了村规民约的内容,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村民行为,促使村民养成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同时还进行道路和村屯绿化及庭院美化,全村共在村屯周围和道路两侧植树 3000 棵,栽种花草6 亩。通过集中的整治,和平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变。 四、发展为根,构筑特色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和平村在整修道路,改善村屯环境的同时,始终不忘发展村经济,充分依托本村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奶牛、生猪等特色产业,打造“一屯一品、一屯一色、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格局,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保证农民持续地增收,为本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效地流转,探索连片种植的生产模式。单一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劳作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动员农民联合起来搞连片种植将是今后他们工作的重点,努力形成一定的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产业化运作,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