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不花农民一分钱建设亿元新农村
时间:2009-10-29 17:16: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没有山水依靠的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村支两委,却通过带领村民大做“创新”文章,在村民没有掏腰包的情况下搭起了一个亿元新村,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早在2003年6月,临淝村就思路创新建成安徽首家村级国际互联网站,而担任该网站编辑工作的则是几位年轻的村干部。在信息化这个竞技场里,这里的农村和城市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今年,该网站全面改版,建设成安徽首家新农村网站,可谓思路更广、道路更阔。

临淝村全村有10个自然庄,其中有4个在沿淝河低洼地,老村庄占地1370亩,分散居住的老村庄不但造成耕地资源浪费,而且远离交通道路,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整治老村庄和发展煤矿服务经济,结合老村庄改造,对全村建设进行重新规划。

临淝村是从2003年3月开始结合村邻两个国家重点煤矿的建设而规划建设新农村的,还专门请了一家省级规划设计院实地考察并设计发展蓝图。他们依托矿区资源,超前谋划、发展三产,超前的良好规划创造丰富的商机,吸引大批外来投资资金,在丝毫不增加农民负担反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目前已完成两期规划建设工程,建成住宅楼及农贸市场8.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930万元,130多农户入住,289家店铺、36家公司企业陆续开业运营。三期工程规划建设农民文化公园、工业园区和农民住宅新区等。2006年3月,百里之外的阜阳建工集团等三家外地企业又分别与该村签订了投资2000万元建设生态旅游休闲项目、投资1600万元建设农民文化公园、投资1000万元建设高密度板材厂和机械加工厂等项目。

到今年年底,临淝新村建设投资预计将超过一亿元,而这些投资本村村民没有拿一分钱,全是外来投资。即使本村村民投资,回报效益也是巨大的,该村教师刘广介绍,由于新村规划的好,他家前年购置的房屋如今涨价两倍多,等于在家不动多收入10万元。该村眼光稍微靠前的村民类似创收还有几十户。如此情况,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效益:去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今年将超过亿元。与此同时,本村的安徽恒通伟业集团、淮南国力液压公司等较大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一批民营企业也茁壮成长起来。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志伟介绍:“我们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建设思路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全村几十家企业解决600多村民就业,去年村民人均收入3485元,增幅位于全县村级之首。”因为成绩显著,刘志伟被评为县十佳青年、市十佳青年、农业部中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临淝村一跃成为淮南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样板。现在的临淝村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园林化、道路水泥化、农村城镇化,全村上下正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坚实前进。顾桥镇副镇长蒯明云也有感慨:“我们过去的一个教训是,将农村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作为两个独立的系统,对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新农村建设则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创新工程,它将农村和城镇置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同一框架之中,有助于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格局。”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教授对此类现象作出评价:目前,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尤其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就是要求进一步推动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以新的体制机制来保障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刘纯友 叶俊学)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