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广西荔乡农村变“靓”变“新”
时间:2009-10-29 17:16: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有着“中国荔枝之乡”美誉的广西灵山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个荔乡大地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新农村建设不但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农家庭院变“靓”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群众十分关心、要求十分迫切的村庄整治,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路”活动,把村民的庭院扮靓起来。
佛子镇谭家营村过去由于缺少规划和整治,村民建房零乱,猪舍牛栏混杂,禽畜粪便随处可见,村民的生活环境很差。今年,该村被县里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联谊单位帮扶和全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建好了四米宽的进村、环村硬底化水泥路,现在已有72户农户住进了新楼房,96%农户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如今,走进谭家营村,你会被眼前焕然一新的新村所吸引:一幢幢漂亮的楼房错落有致,整齐干净的院落里有的种上鲜花,有的种上蔬菜,院外鸡、猪、牛圈舍宽阔整洁。
据悉,灵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近200万元对100个新村进行规划和改造,新建了沼气池716座,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院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在荔乡大地涌现。
农民生活变“样”
今年8月31日,该县陆屋镇申安村人饮解困工程破土动工了。该工程是全区实施100万农村人口饮水解困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总投资333万元,工程的实施将直接改变陆屋镇申安、富久、坝基等村委1.6万群众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
随着该县对农村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投入,农民的生活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全县已经有8500户农民用上了干净、快捷的沼气灶,只要轻轻一按点火器,烧一壶水用不了10分钟,做一顿饭不过半小时。原来农村用水都是肩挑的,现在大多数农户家里都打了井,拉了自来水,只要用手轻轻一拧,水就哗啦哗啦地“跑”出来,用水再也不用愁了。广笪村是该县陆屋镇最边远的一个山村,通往村里的只有一条简易的村道,去年,该村通过县里拨一点、镇里给一点、群众筹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修通了进村四级道路,改变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投入资金995万元,建设村级公路107.5公里,铺设进村水泥路9.5公里,桥梁3座,还拨付5800多吨水泥扶持80个村铺设水泥路,解决了近15万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村民观念变“新”
在新农村建设中,灵山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村民教育,推进文明村风的建设。在丰塘镇平岭村,村民自发购买二胡、唢呐、锣鼓等一批乐器组建音乐社,通过曲艺形式开展宣传新农村建设和“八荣八耻”活动,今年以来演出了12场次。石塘镇苏村投入近8万元建设了三场(篮球场、影剧场、科技致富示范场)、三队(文艺队、龙狮队、篮球队)和三室(图书室、广播电视室、科技文化活动室),组建了300多个科技文化读书学习小组,参加学习的群众达1000多人次。该村10年前出现的“无人售菜市场”也一直坚持下来,成为文明村风的有力见证。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