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果蔬飘香。走进陕西省旬邑县,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迷人的现代田园风光,使人眼前豁然一亮:一片片硕果累累的苹果园,掩映着一座座规划有序、整洁别致的现代化新民居;一条条平坦宽敞的柏油路通向村民家门口。休闲娱乐广场、现代化的健身器材、太阳能等设施分外引人注目。“小别墅、小洋楼幢幢相连,柏油路、水泥路亮光闪闪,风景树、观赏花比比皆是,卫生厕、洗澡间家家都有,太阳能、沼气灶干净卫生,打领带、穿裙子年轻人高兴”,这是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对该县建成的62个文明生态村调研后,对该县新农村的描述。 增收: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近年来,陕西省旬邑县以苹果产业为龙头,通过科技扶贫开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苹果生产,稳步扩大苹果种植面积,普及推广先进技术,加大对果农的培训,优果率高达90%。2005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35万亩,果农人均年收入达到3015元,苹果收入占果区农民总收入的80%。苹果产业带动了劳务、储运、加工、包装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批套袋厂、发泡网厂、纸箱厂等纷纷建成;通达果汁、北山果业、众望草业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盘活了苹果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延伸了产业链条,更为重要的是让当地农民离家不离土,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据了解,2005年仅苹果储藏一项全县农民增收9300万元。旬邑县委书记郑光照说:“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让农民富起来,旬邑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了一条农民依靠发展苹果产业走上致富路的路子。目前苹果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有了苹果产业做支撑,旬邑县开始了文明生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开始了以保护土地、增加良田、实施沼气能源建设改变乡村面貌的民心工程。 节地:复垦增田换“脑子” 旬邑县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为突破口,把土地开发整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据统计,2003年至今,全县完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11000多亩,增加耕地7000多亩。 在旧村改造和土地复垦整理中,旬邑县坚持尊重群众意愿,规划先行,监管并举,为全县187个村完成了99个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出了“整体搬迁式、旧村改造式、田园风光式、依托城镇式”四种建设模式,并免费为农户设计出20套不同风格、不同面积、不同造型、不同造价的户型,让农民自己选择。并以老庄基复垦为突破口,采取项目优惠扶持、资金补助的办法,按照“谁复垦、谁收益”原则,实行奖励扶持机制。在基本农田整理方面,提出了“挖沟造地、推土造田、林粮协作、水电路林渠综合配套”的整理模式。据调查,复垦后的土地年均实现产值700多万元,纯收入520多万元,部分乡村耕地人均净增0.3-0.5亩。该县张洪镇高坪村张兴农一家,原来经济困难,2000年承包了村上10亩复垦土地栽上了苹果树,去年苹果纯收入47000元,盖了新房,买了农用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又套了17万只果袋,预计收入达6万元。 通过土地复垦整理,满足了新村建设需要,增加了耕地保有量,全县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也为粮食增收提供了保证,为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节能:做饭不流“泪珠子” 旬邑县把建设生态家园、富村、富民的基本思路和“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作为建设文明生态家园的基本要求,累计投资750多万元,实施国债户用沼气项目,建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全县共建沼气池3300口,清理“三堆”2.8万堆,改厕1.1万个,建澡堂4800个,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有澡堂、有沼气、有卫生厕所、有文化活动室、有卫生室”,实现了“街道柏油化、住宅平房(楼)化、生活节能化、村庄生态化、设施配套化、管理规范化”。同时配套完成以“畜、沼、果”模式为主的生态农业基地3000亩,沼气示范村12个,示范户1000户。一个沼气池每年可使农民直接增收节支4500元。 “改厕所,建沼气,做饭点灯不冒烟……”,在该县张洪镇鹏旗村,一位老大娘动情地说:“以前做饭烟熏火燎,每顿饭都是用眼泪换来的。现在好了,沼气又快又干净……”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