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把广西钟山县清塘镇龙福村农民的住房冲毁得满目疮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殷切关怀下,一个规划整齐的新兴村庄崛起在这片废墟上。作为钟山县第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龙福村经济发展如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样?近日,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进农家,入地头,通过与镇、村干部、普通百姓一起座谈发现,龙福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这片充满新希望的黑土地上。 龙福村农民住户130多户,耕地面积仅有40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村庄。以前,该村农民把大部分田地都种上了椪柑,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种植专业村,村民的腰包因种植水果而鼓起。但随着近两三年发生柑桔黄龙病,虽然各级水果、科技部门技术人员下了很大的力气,但大面积的病虫害还是无情地吞噬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脊梁,农民只好心疼地砍掉果树,收入一下子从高峰落入低谷。与时俱进的龙福村农民迅速转变了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头菜种植,变以前以种植水果为主向发展大头菜为核心,在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实行连片开发、集中管理、统一销售,既推广了农业新技术,又较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种植资金投入不足、种植地域分散、管理水平不一、技术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种植容易销售难问题,使农民在发展新技术种养项目上吃了“定心丸”,形成了“一村一品”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去冬今春,全村种植大头菜面积200多亩,亩产值达到3000至5000多元。村民罗永深去冬今春种了5亩大头菜,第一批收入8000多元,8月10日,最后一批2500公斤大头菜以每公斤2.6元的高价被南宁一名客商收购,成为当地依靠种植大头菜过上殷实生活的典型农户。 龙福村正确处理好人与耕地面积少之间的循环关系,巧打劳务经济增收牌,在劳务输出过程中,一改过去以泥水工等繁重体力劳动为主,向现在进电子厂、玩具厂等轻松劳动为主,并坚持长年输出与季节性输出相结合、政府组织输出与社会组织输出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劳务经济。截至上半年,龙福村有150—200人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人均务工经济收入同往年相比年增加1000元至2000元。 富裕起来的龙福村农民利用空闲和赶集的时间到镇文化中心读书看报,到县城书店购买各种种养科技书刊,积极参加“知荣辱、树新风”活动和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活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得到迅速提高,群众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群众的精神力量得到增强,群众创造活力得到激发,促进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今,龙福村农民赌博、盗窃、打架斗殴、封建迷信等旧习俗少了,说话讲文明、崇尚科学、办事守诚信蔚然成风,形成了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收到了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效果。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