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村风的改善,山东省高唐县营坊村的村民会说,是“表扬册、民情箱、新岗位”这三大件发挥了作用。 表扬册:好事记了一大本 走进营坊村,刚巧听到村广播里传来表扬的声音:村民王志玉义务修生产路,村民刘大江长期照顾邻居孤寡老人值得表扬,村委会号召村民向他们学习。 在营坊村,哪怕你只做了一件很小的好事,也会被记在本子上,而且还要公开表扬,这就是营坊村推行的“表扬册”制度。该制度规定,由村安排专人负责对好人好事的搜集,村民做了好事,一般是“本子记、广播讲、红纸贴”,必要时还要“敲锣打鼓奖”。制度一推行,就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据统计,自今年年初实施表扬册制度以来,全村累计宣传了130件(次)好人好事,密密麻麻地记了一大本子。 民情箱:广开言路聚民智 一个崭新的木制小信箱,静静地挂在营坊村村委办公室的门边,村民薛海温指着它说:“你别看这个小箱子,作用大着呢。通过这个小箱子,我们可以随时向村两委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村里事务的各种决策和监督。” “我们村有不少人员在北京打工,为村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在外家里的农活多,赶上农忙季节忙不过来,希望村干部在这方面想一想办法,解除他们打工的后顾之忧……”民情箱里这封没有署名的来信,引起了村两委的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营坊村出台了政策,规定全村各小组在农忙季节要统一组织义务工集体出工,也可成立农忙服务队,没有劳动力的可以象征性地拿出点钱进行补偿,这样,打工的农活有人干,在家的劳力有钱赚,一举两得。政策一推出,村里的群众都很高兴。 “民情箱为集中民智、密切干群关系开辟了新通道。”村支部委员王长华介绍,自从年初民情箱挂起来后,收到村民各类意见建议50条,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村两委班子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促进了村里的各项工作。 新岗位:党员有了新面貌 原来,村里群众除了知道几个村干部外,根本就弄不清楚谁是党员。一些普通党员自嘲地说:“党员不党员,就差几毛钱。”部分普通党员想为村里做点事,但支部没有给他们安排任务,有些事不便插手,有劲也使不上。 新农村建设提出后,村里在章程上明确提出,党员要作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要处处领先。为此该村的章程上根据新农村20字方针,设立了政策宣传岗、科技致富岗、民情联系岗、新风倡树岗和环境卫生岗,村里根据党员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入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老党员张兴盛在环境卫生岗上,每天总要到大街上清扫垃圾,瞅瞅自己承包的街道卫生情况,就怕比别人的差了。 如今村里的党员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常常能够看到党员戴着袖章,或夜晚巡逻,或宣讲政策,或清扫卫生。普通党员都尽心尽力地帮助村里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群众都说“党员不一般,处处走在先。”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