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江苏:王伟章与王嘴村的农民别墅
时间:2009-10-29 17:17:2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王嘴村坐落在江苏省涟水县最北端。远看,它像个繁华的小集镇,周围是大片大片的良田,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直插村中心;近观,36幢“农民别墅”错落有致,居住着312户开始尝试城里人生活的农民。
不久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等领导先后到王嘴村视察,对村支书王伟章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予以高度评价,对王嘴中心村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李源潮书记深情地对淮安市领导说:在苏北,尤其是像涟水这样欠发达的地方,能够自发地带头建设小康村,能有王伟章这样的好支书很不容易。村落的规划和居住的集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苏北有一半以上的村像王嘴村这样,整个苏北农村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规划先行
走进王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大的展牌,上面绘制着王嘴中心村规划图。同行的专家认为,它结构合理、功能配套、交通便捷、生产生活便利,该有的新农村建设元素全有,10年不会落伍。
王嘴村过去是涟水有名的“锅底洼”,每到发大水季节,村内村外汇成一片汪洋。全村2303亩耕地,1728人口,散落分布在39个自然村。多年来,这里经济落后、治安混乱、群众生活贫困、集体经济近乎于零。1995年5月,280多位王嘴村民联名上书灰墩乡党委,要求曾做过村委会主任的王伟章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早日脱贫致富。王伟章牙一咬,决心“豁出命来,拼上一回!”
1999年县里搞乡村建设规划,王伟章闻讯后,马上跑到县里找领导,要求在王嘴村搞试点。县领导回话很干脆:“要政策、要规划可以,要钱一分没有!”王伟章二话不说,一口承应。
王伟章文化水平不高,但算起账来很精。他心里有本大账:搞集中居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影响村民几代人的生活,只要我们以超前意识规划好,宣传到位,村民迟早会认可。同时他又有一本小账:中心村定位在原自然村落的中间,规划面积248亩,填平村边13个废水塘,实际占用农田仅80多亩,腾出1200亩土地,哪怕种果树,每年也能增收四五万元。
规划先行。王伟章为此乡里、县里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村民协调会也不知道开了多少回。规划数易其稿,可是刚准备实施便遇到了阻力。村民们听说要拆掉现有房子到集中居住点盖新房,90%的人不愿意。王伟章也不急于求成,他冷静地和村干部分析全村村民家庭居住状况,终于找到了吸引村民入住中心村的突破口:农村人家儿女成家后大多是分家过,分家了就要盖新房,就要找村委会批宅基地。1999年全村有20来户有出宅需求,王伟章就重点做他们的说服动员工作。当村民定下神来看规划,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中心村规划不仅实用、美观、节约,而且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情,一个小区一种式样,全部是两层楼“联排别墅”,有两户一体、三户一体,也有六户一体、九户一体,家家都是楼上楼下、独门独院,全村铺设水泥路,自来水、下水道、有线电视线路全部到位,草地、草堆、猪圈、公厕、休闲设施应有尽有。“这是我们做梦都想过的城里人生活!”村民们看到了未来新王嘴的希望。就这样,当年村里没花一分钱,首批20户村民自觉自愿到中心村自己出资按照统一规划盖起了新房。
“抓阄”定乾坤
规划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容易,具体执行起来难度往往超过人们预料。建房位置、土地调整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如何确保公平合理,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王嘴中心村规划区内有大大小小13个废水塘,农户在水塘上盖房成本当然比平地高。为了不让这部分农户吃亏,村委会出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原宅基地在规划区内的农户,可在原地建房;凡在规划区内没有宅基地的,一律“抓阄”决定盖房位置。
王伟章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因地制宜,把中心村建设当作民心工程来做,进不进村全凭自愿,不搞“一刀切”,更谈不上强迫命令。谁想进村就来“抓阄”,建房图纸由村委会无偿提供,拆房无补贴,材料自购、瓦木工自找,村民花四到六万元就住上舒心的别墅。当然制约也有一点,那就是为确保盖房标准和进度,同排建房户必须同时开工同时完工,否则门前下水道和水泥路没法铺。由于工作细致到位,全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建房纠纷。目前,全村360户已有312户搬进了中心村,剩余的几十户,有的已报名参加下轮“抓阄”。还有一些困难户,王伟章计划下一步设法扶他们一把,争取让他们也早日住上新房。
土地调整是中心村建设的又一难题。村委会几经研究,出台了“以地换地”办法:凡是想进中心村的农户可自愿报名。对于宅基地,得地和出地的村民都有两种选择:要地的给地,要钱的给钱,出地的不出钱,出钱的不出地,总数由村里统一平衡。这样一换,住进中心村的村民从事农业生产非但没受影响,却更方便了,种的责任田没减少,反而人均增加了0.8亩地。目前,农户腾出来的宅基地80%以上已经复垦,村里正着手进行高效农业规模化开发。
靠实惠吸引村民
傍晚,我们提议到村里转转,王伟章欣然应允,并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你们可以随便走、随便看!”
流连王嘴村宽阔的马路、文化广场、农民公园、农贸市场、超市、商贸城、外国语学校,观赏楼宇间零星的花坛和菜地,参观秀外惠中的农民别墅,作为苏北农民集中居住的样板,王嘴村把城市与乡村的元素“熨”得多么妥帖!
此刻,70多岁的黄秀华大娘正在厨房烧晚饭。她家厨房可谓横跨了几个时代,有烧柴的大灶,有煤炭炉,也有电饭煲和液化气灶。黄秀华和儿子、媳妇一起生活在200多平方米的小楼里,见到客人进门,老人满脸堆笑:“洗衣有洗衣机,烧饭有电饭煲,炒菜有液化气,这样的好日子到哪儿找哟!”说着,她丢下手里的活,拉着记者的手参观了她家的浴室:“这里有浴缸、抽水马桶,楼下一间楼上还有一间,想洗澡,太阳热水器一开,热水哗哗地流,不比城里差!”
走着走着,我们的疑问便冒出来了:家家通自来水,户户装有线电视,下水道四通八达,水泥地布满全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公共事业投入,村里哪来的钱?王伟章坦言,2004年前,村里没有向上伸手要过一分钱,公共事业投入全靠市场化运作。村里有口深水井,将20年经营权卖给个人;条件简陋的村小学,交给苏州老板经营,办起了全县第一所乡村外国语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一条龙服务,在校生从200人增加到1200人。两次交易换来60万元,不仅让全村人喝上了自来水,而且铺上水泥地,孩子上学不用接送,步行到校不沾泥。余下的钱,雇几名农民打扫卫生、清运垃圾,确保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近年来,王嘴中心村在各级领导关心爱护下,先后获得淮安市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称号,市、县两级财政下拨了一部分资金,村里用它修道路、铺下水道、建集贸市场、盖公厕,目的只有一个,靠看得见的实惠吸引农民自筹资金住进中心村,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