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驱车穿行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眼睛已经适应了茫茫戈壁的荒秃之后,记者来到了誉为“中国枣乡”的临泽县。眼前,一碧如洗的晴空下,绿树滴翠成荫,空气清香宜人,在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干净整洁的农家院里,沼气、自来水,闭路电视、程控电话等一应俱全。村民王菊香站在自家茂密的葡萄藤下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为咱农民办了天大的好事,环境卫生了,房子漂亮了,收入也多了,日子越来越好,连城里人都羡慕我们哩!” 县委书记康清笑着告诉记者:目前,临泽县已有15%的村建成了像芦湾村这样的“生态文明新村”示范村,全县37%的农户基本建成了生态家园。 新产业促进新发展——农业实现工业化 “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必须首先发展经济,群众没钱,干啥都难。”临泽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面向市场,培育发展新产业。 据此,临泽县立足本县比较优势,大力培育发展以玉米制种、柠檬酸生产、番茄加工、草畜为主的特色产业,以公司加农户形式带动全县的农业产业化。先后引进北京奥瑞金、中种长城等企业建成种子加工生产线6条,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订单农业面积达95%以上。其中,仅2005年全县玉米杂交种子产量达10.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农民人均制种纯收入达1250元,加工企业上交税金503万元,种子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2%。 引进柠檬酸生产能力居全国行业前8名的雪晶生化公司,今年完成4万吨柠檬酸技改扩产后,将跨入全国行业前5名。建成的雪莲乳品公司日处理鲜奶20吨奶粉生产线、年处理2000吨液态奶生产线及万吨乳制品生产线,在其带动下,全县农村奶牛饲养量达2000多头的养殖户达9984户,占总农户的31.3%。养殖业带动了草畜业的发展,农民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1120元。新疆中基集团,投资1.2亿元建成年加工番茄酱4万吨生产线,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农民以往番茄卖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倪家营乡汪家墩村三社的郭玉才满脸洋溢着笑容告诉记者:“如今的庄稼活比过去操得心少,赚得钱多,去年仅玉米制种和种植番茄收入2万多元。” 2005年,临泽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 新思路规划新蓝图——农村实现城镇化 昔日,临泽县的乡、镇村庄像“天女散花”,房屋横七竖八,道路弯曲坑洼。群众抱怨说:“住在土坯房,做饭烟尘扬;晴天一身土,雨天踩泥浆”。 面对群众的抱怨,临泽县领导悟到,“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2002年,临泽县在农村道路硬化、住宅改造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富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基本内涵的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宏伟蓝图。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新村建设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同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同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县委书记康清告诉记者,截止目前,首批10余个示范村已实现了家家有小康住宅、暖棚养畜、沼气能源、卫生厕所、无公害农产品等“五位一体”的生态家园。同时,还实现了村村通路、电、电话、自来水、沼气、有线电视及宽带,村村达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 “以前做饭都是烧柴,从来都是一把柴一把面,做顿饭得一个多小时。现在用沼气烧饭,又省钱又省事,半个小时就好了,即干净又省时。”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尝到甜头的临泽县倪家营乡王家墩村三社38岁的马兰君高兴的说:以前做梦都没有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现在条件好了,干什么都不累。满意之感溢于言表。 新举措培育新农民——农民实现市民化 临泽县新华镇向前村四社的张保生家是县里的“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同行的临泽县宣传部冯军部长指着张保生家摆放整齐的书橱、报刊、图书、字画、鲜花饶有兴趣的告诉记者说:“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是临泽县培育新型农民的举措之一,即每户1个书橱、2种以上报刊、30册以上图书、4幅以上字画、5盆以上鲜花,截至目前,已评出这样的示范户有3600多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11%。 临泽县充分发挥县职教培训中心、县委党校、农科教中心等教育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对农民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教育,努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目前,全县持有“绿色证书”的农民达8981人,有3065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9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了2门以上的致富实用技术。 与此同时,临泽县在农村广泛开展以功德榜、成才榜、美德榜、能人榜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之星榜”活动。近两年来,全县共推选出“上榜”的各类典型826人,给予了表彰奖励,引导农民学习先进,崇尚文明。县委县政府还借鉴城市低保的做法,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农村特困户定期救助制度,目前已有350户、1050名困难群众被纳入定期救助范围,县、乡义务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县建成2个商品物流配送中心、14个乡镇级标准农家店和140个村级标准农家店,形成比较完整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临泽县委书记康清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描述了一个远景规划:2007年至2008年,每年选择15%的村开展普及建设,力争到2008年底全县50%的村基本建成生态文明新村;至2010年全县85%以上的村基本建成生态文明新村。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