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新感受 贵州遵义农村见闻
时间:2009-10-29 17:17:4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在遵义市采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记者耳闻目睹,感受到这里的农村整洁的多了、脏乱的少了,求发展的多了、等靠要的少了,农民舒心事多了、烦恼事少了。
遵义市委宣传部部长丁福秋说:“遵义农村有些地方还很穷,但不能因为穷就放弃对文明美好生活的追求。文明不是天上能掉下来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正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在当地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时追求文明的努力。”
余庆县花坪村地处大山深处的一个高坡上,只有15户人家72口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前,这里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村容村貌脏乱差。
记者沿着一条水泥路来到花坪村。村头一字排开11间“牛公寓”,每间上下两层,上放饲料下养牛,让人觉着新鲜。村民组副组长蔡其荣说,这是村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牛集中饲养,便于照料,卫生状况也得到改善。
沿着“连户路”没走几步,蔡其荣就迫不及待把记者拉到自家,说想了解情况就必须去。原来这天轮到老蔡家杀年猪,乡亲们大都去他家吃“年猪汤”。
进得门去,只见年轻人簇拥着老年人把3张大圆桌围得满满的,边吃边喝边聊。旁边的卫生厨房里,五六位妇女洗菜切肉,忙得不亦乐乎。坐在饭桌旁,村民老吴心满意足地说:“其实村里人并不稀罕吃肉,我们吃的是热闹、舒心,吃的是咱寨子里的团结和气。”蔡其荣接过话头说:“以前杀了猪,顶多能喝些沾点猪肉星子的水,可今天我家招呼村里人吃的就有30多斤肉。”说到这里,他痛快地大笑起来。
“‘四在农家’让花坪今非昔比。”村民们你一句我一言地补充道,家家木屋装修一新,冬暖夏凉;家家庭院里有果林、花池,有的还有盆景;家家接通了闭路电视和程控电话,不少人家厕所镶上瓷砖,还装上抽水马桶;大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哪家都不缺。大家暗里“较劲”的不再是房屋的好坏,而是娃儿读书行不行……
花坪村公共事业发展小组组长王维光坐不住了:不能光说花坪现在怎么好,要说说花坪美好的将来。他充满信心地说:“环境好了,人心齐了,今年我们村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每家每户要养十几头猪,成立养猪协会,搞好技术指导和市场服务。另外,还要进一步发展经果林,红金桔是我们村的优势,现在已有上百亩桔林,下一步要做大做强,发展自己的品牌。”
在桐梓县“四在农家”各创建点上,每户大门或堂屋上方都悬挂一块牌匾,裱着自选的家训,如“家藏千金不富,家有贤妻不穷”、“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为书”等等。这是县里组织专人从各类书籍以及民间流传中收集整理,结合当代文明,创作了事关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等格言警句188条,供农户选择,请书法家书写,再装裱后发给农户张挂,全家共勉,邻里互知。
小坝村连村组村民王登炳老人的家训是“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老王在连村是个建筑能手,一干40多年,带出了一拨拨徒弟。他大半辈子不知给别人建了多少房子,可在去年前,自家住的还是祖辈传下的老宅。“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王登炳提供了一个为自己设计房屋庭院的好机会。老王憋足心劲,定下一个原则:不求最好,但求特色。一层平房简单朴素,走进庭院,所有人都觉得老王的确动了心思。花坛设计有酒杯、酒葫芦和月亮形状,老人说这是提示自己从田间地头回来后,要边赏月亮边喝点小酒享受享受;有红桃、方片、梅花、黑桃图案,寓意平时可以通过打牌来放松。
最新鲜的要数老王为自家亭子顶盖设计的“神舟八号”造型,按照神舟六号的样式,他找来塑料管,制成火箭主体,用一个瓷罐做成回收舱,装在亭子上,确实像是等待发射命令的神舟飞船。王登炳说,神舟六号取得成功,我们山区农民也为国家科技发展能有这样的巨大成就而高兴。造个“神舟八号”,八是吉祥数字,是希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记者 汪志球 胡跃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