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通过实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发展壮大致富产业中的作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700元,成为全国500强村。
据了解,长营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水稻良种、浆果、农机运输3个主导产业。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已经很难再有立足之地,农业生产必须引导群众走一条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道路,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规模效应、产业效应和科技效应。长营村采取创办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分别在3个产业中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的生产、服务和销售,组织农民统一入市,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活动,目前长营村逐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为促进党支部与合作社更好地融合,长营村党总支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依靠党组织的影响力促进合作社快速发展,也使党组织通过合作社进一步巩固扩大群众基础。对于合作社党员理事,积极吸收为村党总支和合作社党支部成员;对于合作社中非党员理事,积极培养入党。党支部还引导党员与贫困农户结成“一帮一”扶贫对子,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合作社中引领和带动致富的作用更加突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