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蚕桑产业发展纪实
当你走进凤庆,也就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绿色的海洋。凤庆不仅是世界滇红之乡、中国核桃之乡,而且在蚕桑产业发展中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一片片绿色的桑林,给你带来了浓浓的绿意,一条条又肥又壮的蚕是凤庆农家人的“储钱罐”,它给农家人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增添了五彩缤纷的色彩。小湾镇春光村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家这幢漂亮的小建洋房,全靠种桑养蚕才盖起来的。过去种粮食,要靠天吃饭,一年下来只解决一家人的口粮,大小春加在一起600元都不到。而现在,人家灰尘白土地去盘田种地,我们领着小孙女在家养蚕,每年养蚕收入就达1万多元”。 凤庆县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民的富民产业来抓,全面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全县13个乡镇中就在诗礼、新华、小湾、郭大寨等10个乡镇、36个村、125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种植。2008年底,全县现有桑园基地面积35549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建有1个50平方米简易蚕种催青室,每次可供催青种4000张,在村级设有小蚕共育点100多个,主要用于完成小蚕共育任务。为了坚定蚕农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2003年5月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浙江省桐乡市一家有名的企业,在县城滇红路北端征地5亩,建起了凤庆县桐凤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管理人员5人,法人代表邵坤明,企业注册资金508万元,公司发展目标是在凤庆境内投资2000万元建设蚕桑基地10万亩,建成蚕茧烘烤站10个,缫丝厂1个。建厂以来,企业已为蚕农垫支了部分苗款、蚕用物资等产前投入,县桐凤公司积极筹措资金,调供了充足的蚕用物资,给主要养蚕乡镇增加了蚕茧收购点,方便了群众交售蚕茧。当记者深入桐凤公司采访时,邵坤明总经理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公司为了桑农的利益,要在凤庆做强做大产业,使蚕桑产业稳步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我们公司觉得这个产业潜力非常大,老百姓要放心干下去,争取多种桑、多养蚕,早日走上致富的小康路。” 该县蚕桑中心积极主动地落实好《加快蚕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做好栽桑养蚕项目实施、技术指导、试验示范和培训等服务工作,采取集中培训、重点培训和入户培训,扶持发展了一批种桑养蚕科技示范户。为了提高种桑养蚕农户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充分挖掘蚕桑产业内在的潜力,增加桑农的养蚕收入,在科技培训上重点加强小蚕共育技术、大蚕饲养技术、桑园管理技术以及桑园栽植技术培训。2008年,全县组织培训328场15000人次,其中:桑园管理技术培训146场7100人次;小蚕共育技术培训50场180人次;大蚕饲养技术培训132场7720人次。通过培训,蚕农深有感触地说:“养蚕还是比较可靠,我们对稳步发展养蚕非常有信心,茶叶价格不稳定,有时高有时低。养蚕虽然技术含量高,可是我们养蚕十多年了,蚕茧价格浮动不大,我们要精心做好做优蚕桑产业,使蚕桑产业发挥最好效益。” 近年来,凤庆县蚕桑产业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到扶农扶上门,着力加强桑园建设,强化技术,细化服务,规范蚕茧收购环节,使凤庆蚕桑产业效益迈上了新台阶、呈现出好势头。2008年,全县共组织养蚕4季,养蚕农户达2710户,饲养蚕种6571张,与上年基本持平;桐凤公司收购鲜茧234.6吨,比上年215吨增19.6 吨,增9%;平均张种产量 今年计划组织饲养蚕种8000张,平均张种产量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凤庆蚕农更加坚定了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和决心,鼓足了干劲,扬起了种桑养蚕的帆。 云南凤庆县委宣传部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