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党旗在这里高高飘扬——记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党支部
时间:2010-12-27 14:45:26来源:作者:
她,坐落在蜿蜒美丽的胶莱河畔。
她是一家务实、充满活力的企业。该公司现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企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员工36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40多人,生产的橡胶闸阀、浆液阀、蝶阀、止回阀、管道接头、法兰接头等管道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口美、欧、非、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她又是一家团结重视组织建设的企业。该公司党支部成立于 1997年,目前,党支部已有 9名党员。近年来,该党支部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个主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带领全体员工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促进了企业跨越式发展。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缴纳税金平均每年以36%的速度递增。2009年,公司在市场经济不景气的市场背景下,完成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上交税金300多万元。不仅成为了地方工业经济的排头兵,还进入了平度市50家骨干企业行列,成为山东省主要阀门出口龙头企业。
她,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胶莱河畔。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科技明星企业”、“青岛AAA级信誉企业”、“青岛市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平度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王京义先后被评为平度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劳动模范、平度市十佳文明市民、平度市金牌工人、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青岛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
这,就是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
可谁能想到,这个如今闻名遐迩的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昔日却是个面临倒闭的小企业。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一块里程碑载入了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的史册。
当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崇仰的目光去审视和追溯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创业者的足迹时,会发现,其艰苦卓绝、玉汝于成的发展轨迹正以固有的严肃展示着共产党人的风采:王京义和他的同仁们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执著追求,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着心中的诺言,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新篇章,为火红的党旗增添了新的光彩。
1997年,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总资产也不过百万元,厂房破烂不堪,设备陈旧,资金短缺,市场萎缩,产品老化、单一,公司面临倒闭,同时,企业组织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工作无法开展。这时,上级领导和员工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王京义。
时年42 岁的王京义,在企业先后干过工人、车间主任、副厂长等。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磨练,成就了他争强好胜、敢想敢干的性格特点。他展现给大家的,总是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和闯劲。面对领导的重托、群众的意愿,他毅然挑起了企业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刚一上任,他便同班子成员访老问贤,立志改变企业的落后局面。
企业的兴旺是员工的迫切希望,而党支部如何让党的富民政策化作阳光雨露,润泽每一个员工的心田,正是对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
为此,他们一方面抓班子建设,要求党员及员工做到的,支委一班人必须首先做好,增强党支部在企业的凝聚力、号召力。一方面加强企业的管理自救。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走访大企业,联络新路子,寻求项目,找“米”下锅。缺资金,多方筹集,争取贷款;没市场,跑市场;缺技术,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请专家来指导。他们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横向联合、技术协作等形式,与科研单位、大中院校进行合作,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在专门从事专业生产阀门的基础上,扩大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型阀门,相继推出了美标止回阀、蝶型止回阀、硬密封偏心蝶阀和气阀等几种新型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档次,扩大了市场空间,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公司始终树立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意识。他们把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完善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机构,把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与个人收入挂起钩来,增强了全厂人员的质量意识。从厂部到车间、科室,层层把关,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另外,他们还积极做好产品的质量跟踪控制,对生产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客户反馈信息都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以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产品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多次抽检,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企业也在客户中赢得了很高的“国际”信誉。
踏平坎坷成大道。经过一年的拼搏,企业的生产经营终于有了转机,当时离厂的工人也陆续回来了。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多万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完成了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前进的路总是无止境的,遥远又充满了梦幻般的希望。2006年以前的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还是一个厂房破烂、机械设备陈旧的企业。也就是在这一年,党支部率领全体员工开始了高标准、大规模的技改、扩大再生产攻坚战,从而翻开了华冠阀门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2006年,他们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投资600多万元,新建3个生产车间和1条流水线生产设备等;2007年,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一处铸造车间,增加了7台大型设备,彻底结束了公司的大型产品依赖外协加工的状况;2008年,投资300多万元,新建2个生产车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大投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奋飞的翅膀。2006年,公司出口交货值达到480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4900多万元,缴纳税金290多万元;2007年,公司出口交货值达到580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6000多万元,缴纳税金310多万元;2008年,公司出口交货值达到6600万元,实现工业产值6900多万元,缴纳税金330多万元,实现了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的第二次飞跃。
改革在深入,开放在扩大,事业在发展。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党支部一班人深深地懂得,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是重要的因素,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即使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没有人才也无法发挥最佳效益。只要有支过硬的企业家队伍,有支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队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几年来,他们采取“内育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招揽人才,大力培养人才,在科技教育上不惜本钱,努力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注重产品科研开发,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几年来,他们通过高薪招聘特聘,择优录用等形式,先后引进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领道师傅”,帮助厂里排忧解难,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重“外引”更重“内育”。每年都邀请一批专家来厂讲学、指导,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还采取“走出去”等方式,择优选拔党员职工到省内外大中院校参加培训学习,他们学成归来后,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活力,实现了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的第三次飞跃。
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企业,一直是党支部的信条。近年来,党支部把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树立“与时俱进,创造无限可能;公平竞争,效率体现公正;勤奋、执著与渴望上进;精诚团结,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党支部还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开展了“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亮身份、树形象”等活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回报社会。在5.12汶川、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支部立即着手开展捐款活动,党员带头,全体员工纷纷解囊相助,先后为灾区人民募捐5万多元。万家镇孤寡老人王保喜,由于患精神病和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党支部得知情况后,主动雇人伺候,所有的住院费、医疗费、生活费全部由企业负担,三年花去医疗、生活费3万多元。党支部还是困难员工的贴心人,去年该公司员工万青晓的家属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当党支部得知该情况后,在公司发起了爱心倡议,共募集到2万多元的爱心款,该公司还以党支部名义加送慰问金2万元,解决了她入院诊疗的燃眉之急,使她得到及时治疗和康复。在党支部积极推动下,公司还每年为员工缴纳“五项保险”达200多万元,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党支部历来支持发展教育事业,每年向学校捐款达4万多元,几年来,党支部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多达80多万元。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党在公司的凝聚力、号召力,党支部建立了阅览室、活动室等场所,购买了图书、报刊和文体活动设备等,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开展起来。公司每年“七一”,都由党支部牵头举办大型庆“七一”歌舞比赛,为构建和谐企业大放异彩,为发展企业文化打造坚实基础,同时也让党旗绽放出无限的光芒。
这一切,无不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
如今,走进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宽阔干净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的身影正昭示着这里发生的可喜变化。
眼下,青岛华冠阀门有限公司党支部正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再一次的飞跃,为火红的党旗再添光彩。
党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刘京春)
平度市万家镇党委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