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走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时间:2012-01-11 10:32:03来源:作者:王敏生
 

    

    城镇化步伐加快,让农民感到越来越幸福。本报资料照片

    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28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把城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根据河南实际,走出一条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两天来代表们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突出城镇化引领

    强调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是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的一大亮点,代表们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张维宁代表认为:突出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符合省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河南人多地少,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影响了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焦点性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能够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能够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打开空间;能够促进产业、人口向城镇加速集聚,为加快工业化创造条件。

    王永苏代表说: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符合河南实际,符合发展趋势。河南城镇化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滞后于河南工业化,非常不利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服务业比重与城市化比重成正相关。集中发展比分散发展效益高。非农产业集中于城市便于集中利用资源和基础设施,利于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也利于农民向城镇集中集聚。通过农民的不断减少,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总之,以城镇化引领,就能够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有利于结构升级,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

    特色道路这样走

    我们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对如何走好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代表们各抒己见。

    刘洪涛代表认为,要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构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加强城镇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

    崔学勇代表提出,我们把加强新型城镇化作为建设豫北地区中等发达城市平台。将按土地集约利用、群众利益得到保证、内涵为主、外延为辅、城乡统筹的思路,加快推进大企业有序向产业集聚区聚集,中小企业有序向创业园聚集,商户有序向专业市场聚集,城市居民有序向现代化小区聚集,农民有序向新型农村社区聚集,到2015年使城镇化率达到60%。

    抓好关键点很重要

    新型城镇化要有产业做支撑,不可忽视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可缺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代表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抓好关键点。

    穆为民代表认为,中心城市是实现依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南阳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我们将促进资源和要素快速向中心城区集聚,实施“一体两翼”战略,突出工业立市、三产兴城、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重点,力争经过5~10年努力,把南阳打造成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为中原城市群增添活力和竞争力。

    吴新普代表说,产城互动、节约集约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以产业集聚区发展为重要载体,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口集中。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北部的清丰县重点发展食品和家具制造业;南部的濮阳县重点发展医用新材料。其他县城产业错位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聚集,形成依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良性互动发展的态势。

    耿瑞先代表提到,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我们依托城乡接合部的特点,重点建设了耿庄社区,高标准建设了教育园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把经济增长点放在房地产业及三产服务业上。规划将以高层、小高层混合为主,并配套有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所、养老院等。

    张松林代表表示,义马农业人口少、城镇化率高,2003年底就开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已建设了18个集中居住区,建成住宅楼95栋,正在建设18栋,三分之一的涉农居民可以入住,户籍、低保、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消除了城乡差别。下一步,要加快实现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