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明益,男,初中文化,今年44岁,土家族,家住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赵家堰村一组,因家庭经济原因,十八岁那年他下学了,开始从事汽车运输,直至2004年底;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他跑运输春风得意之时,在一次施工建设中摔伤,双腿股骨头坏死,被迫手术治疗长达半年之久,耗尽了平时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而且落下终身残疾(大腿双侧骨头坏死,萎缩 2cm ,残疾等级4级),完全丧失了从事运输业的自身条件。但是,人活着总得有自己的价值,是男人就得奋斗,2005年5月,王明益刚刚勉强能下地行走,就开始寻找新的生存之道;经过广泛调查,再三思忖,最终选择了生猪养殖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产业,于是,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充满挑战的“猪道”。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开始投资5万元建起了简陋的猪舍,买来50多头小猪和4头母猪,加上赊购的饲料,居然一切顺利,第一年实现了微利;于是,第二年信心百倍,大张旗鼓筹集资金10万元扩大规模,将存栏猪增加100头以上;但是,天不随人意,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的栏舍条件、防疫、治疗及养殖技术的严重滞后,精心饲养的生猪开始染病,直至一个一个地死去,有时一天死亡10多头,王明益望着自己精心饲养的生猪莫名其妙地突然死亡,显得措手不及,欲哭无泪,这一年投资的10多万元和前几年的赢利全部血本无归,望着栏内仅存的20多头生猪他沉默许久……。王明益有一种万念俱灰,养殖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经过痛定思痛,毅然决然东山再起,他要显示土家汉子在哪里跌倒还得在哪里爬起来的勇气,在探思发展瓶颈之症后,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养殖知识的必要性,要走好养殖这条高风险的路必须具有超常胆略和抗风险意识,他逐渐认识到动物防疫是根本,科学技术是保障的感悟,要想获得养殖效益,牢记古人所说的要想猪儿赚钱、必须跟猪儿“绵”的真谛,一切从头再来。
2009年8月,在县、乡、村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他牵头成立了“长阳兴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地址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赵家堰村一组)出任理事长。
上任后第一把火是请“书”神,于是,他去书店购买相关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刻苦钻研,报名参加养殖技术专业培训,知猪、懂猪、养猪圆梦;第二把火是敬“校”神,并走出大山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陈光源 教授建立校户关系,精诚所至感动了专家, 陈 教授也多次入户传经,更有趣的是他在给母猪接产时手机通话的哪头是教授的“步步精心”指导;同时也被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纳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生猪科技示范户,给予了重点帮扶;第三把火是守“门”神,坚定走“自繁自养”生产模式,改良品种提升品质,着力于“水泥栏、三元猪、配合料、重防疫、科饲管、粪沼池、倡环保、保安全、出效益”而稳步前进,他饲养的生猪远销湖南、广州等大中城市,(凡是专业合作社的生猪比其它地方的生猪出售价格高0、20元至0、50元)。科技兴牧初见成效,生猪养殖也再次获利,从此猪财滚滚而来;在这一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党员致富带头人。人生中有了目标理想,也应大显身手,他重新选址建房,增添配套设施,投资50多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建起了标准猪场三栋,标准猪圈40多个,修水池,建沼气,一个占地面积达 3000平方米 的猪场投营,年出售商品猪1000头以上;身为理事长的他有了科技、技术、信息、人脉保障,他又开始了新的谋划,如何将养殖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不仅自己致富还要不忘乡邻;他的思路又描向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用心诠释“品种改良是关键,防疫防控是保障,科学饲养是条件、产品质量是效益”的产业精髓哲理,充分发挥合作社这个平台,采取分散养殖与集约养殖相结合,不断壮大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惠,让更多的农民尽快富起来,计划在2012年内力争让兴隆合作社覆盖赵家堰村及周边80%的以上农户,形成年出售商品猪万头的规模,家家建立起自己的“栏圈银行”;积极探讨生猪产品加工业,展现“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集群,延长生猪产业链,为当地农民创收500万元的宏伟目标。
据了解,该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家致富,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生猪生态养殖为基础,达到生猪产业生态环保,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畜产品品质,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和安全。坚持以“六个统一、三大服务”的管理模式运行(即:统一引种、统一配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一是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二是提供优良品种和防疫服务、三是提供资金和品牌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科学养殖、生态养殖,打造绿色食品市场,同时,鼓励农民建设小型户用沼气池,将牲畜粪便转换成清洁环保的能源,倡导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安全养殖,形成了一条生态绿色标准化养殖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低碳”之路,为当地百姓带来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当地经济转型与发展,促进农民(成员)增收并共同致富。
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力量,不断推动示范引导、规范运作、扩大影响、合作双赢、促进发展,加大产业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知明度、影响力,抢占市场先机,巩固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生猪养殖合作社组织,使之向“更好、更快、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另据了解,长阳兴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有机构、场所、规章和成员基础条件,社务与事业蓬勃发展的态势,配置有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施;经过三年的打拼,现己发展成员达到164户,能繁母猪存栏266头,共出栏商品猪7690头,创利润450多万元,年利150万元以上,成员每年人均猪财增收超过3000元;推动了当地经济转型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成员)增收致富。(作者:长阳县畜牧兽医局 官守宝)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