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喜看豆腐合作社发工资
时间:2012-01-17 10:34:13来源:作者:尤丁

  “大家都凑过来,刘文彪2500,徐金英2100……”昨天下午,记者在甘泉街道采访,正赶上扬州润泽豆制品专业合作社给社员发工资,20多位村民围着社长苏立宏领薪水。拍着手中厚厚的一沓钞票,刘老汉笑开了花:“今年的过年费有着落啰!”

  村民为啥领到这么高的工资?甘泉街道组织科长张忠明解释说,这是优秀党员苏立宏和他的豆腐合作社,给村民们带来的福利。2007年,苏立宏在豆腐作坊的基础上成立专业合作社,如今润泽豆制品已成扬州市民“吃豆腐”的头块招牌,香巷村108个农户都被吸纳成社员,社员收入像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2007年以前,夫妻俩起早贪黑磨豆腐,再到菜市场卖,一年的收入就3万元左右。”香巷村一位村干部说,如今合作社的一名普通女工,每个月也能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她们的丈夫兼做销售经理人,一年可挣五六万元,夫妻俩一年收入加起来有七八万元,较三四年前翻了一倍多。

  社员李国兰深有感触:“以前一个人在家磨豆腐,大清早就要拉到集镇去卖,却经常卖不完。人吃了很大辛苦,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有了合作社,销路一点不愁,收入还噌噌直上。”

  香巷村是有名的“百年豆腐村”,家家户户磨豆腐曾是一大景观。几年前,这个“百年豆腐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冲击,家庭小作坊难以为继,村民赖以为系的“打豆腐”收入大幅下降。困境中,时任副支书的苏立宏站了出来,他大胆提出:成立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的家庭作坊糅合成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企业。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的响应,当年108户家庭“一股脑”地加入合作社。

  2007年6月,苏立宏出资百万建起了1800平米的厂房,由他提供场地、设备、原料、销路,吸收附近家庭作坊的女工进行流水线生产,而男劳力则做销售经理人。经过几年的发展,润泽豆制品合作社不仅包揽了周边乡镇的豆制品销售,还做起了城区的生意。后来组建的合作联社更是跳过了批发商、菜贩,将香喷喷的豆制品直接送上市民的餐桌。省去了中间环节,市民吃到了“廉价菜”,农民的种植收益也大大提高。

  谈起合作社带来的新变化,销售经理俞寿祥的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住:“之前我们夫妻俩虽然很辛苦,收入却不高。现在老婆做生产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轻松多了。我在外面跑销路,也比以前踩三轮车卖豆腐强多了。”老俞兴奋地透露,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多,他还用做销售挣的钱买了辆新汽车。 (邹平 甘组 甘纪)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