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蔬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这是农民最关切也最头疼的事。近日,笔者到长泰县的几个合作社探访,撷取了三个镜头,从中寻找长泰果蔬“走天下”的答案。
镜头一:
“实在不好意思,现在芭乐已经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被预定了,实在没有多余的能卖给您了。”近日,在长泰县绿港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芭乐种植基地里,合作社经理杨跃成一边跟客商解释,一边指导工人对部分果树进行施肥。
长泰县绿港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陈巷镇雪美村,现有社员106名,主要种植芭乐、青枣、米蕉等名优水果,种植面积近3000亩,年产鲜果5800多吨,带动农户380多户。合作社成立以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商标、统一运销、统一结算,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每年可为社员增收200万元以上。去年,合作社被评为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产品还通过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陈巷”牌芭乐(番石榴)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合作社引进台湾芭乐良种,错开芭乐上市的高峰,转向供应冬春淡季市场,收益增加了不少。”杨跃成说,“目前,合作社的产品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厦门等市场供不应求,并打入了香港市场。”
镜头二:
在长泰县珠石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生产基地里,一辆辆蔬菜运输专用车静候在坂里乡的田间地头,菜农们利索地将刚刚采摘的辣椒和茄子装箱上车,一旁的蔬菜经纪人则不停地在各个采摘点清点、结算。
2007年成立的长泰县珠石峰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33户,为帮助菜农解决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合作社在全乡各村建立起了无公害的农资配送中心、蔬菜收购服务中心,设立了代收代购点。坂里乡供销社主任、珠石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瑞说:“现在,坂里乡许多农户都有自己的‘经纪人’,他们协助菜农拓宽市场,把蔬菜运销全国各地。”
镜头三:
傍晚时分,陈巷镇戴墘村的农贸市场变成了长泰县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小型蔬菜集散中心,从农户手中收购的韭菜被运到这里集中挑选、清洗、捆绑,七点整,它们将准时上车,被运往同安的蔬菜批发市场。
从蔬菜种植大户到成为长泰县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农民戴宝灵始终坚持规模经营,发动其他农户,联手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共同致富。目前,该合作社共拥有古农、戴墘、西湖和苑山四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500亩,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苦瓜等反季节蔬菜。每天,老戴都要组织2-3车近十来吨的蔬菜运往厦门等批发市场。“今年,我们要筹建蔬菜冻库,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老戴自信满满地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