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河南:合作社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时间:2012-03-31 10:31:25来源:作者:胡小军

  

    罗山县潘新镇是该县南部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种茶和制茶的传统。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盛产好茶,是古时著名的淮南茶区。罗山茶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和中南部浅山区,依山傍水,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碧水若镜,具有生产名优茶良好的生态环境。

    但长期以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也形不成规模,更创不出品牌。“为着力建设茶基地、打造茶品牌,培育茶产业,发展茶经济。我们于2004年决定成立合作社,2007年正式注册了罗山县薮北茶专业合作社。”罗山县薮北茶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潘万勇说,“2010年以来,我们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资金为契机,整合各方资金,在项目区架设低压线路5公里,新建大塘5口,整修水库1座,修建茶园道路15公里,既解决了茶园区域生产用水、用电和通行的问题,又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罗山县薮北茶专业合作社基地范围跨潘新、周党、山店、彭新4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入社农户达1030户。”

    潘万勇介绍说,罗山县薮北茶专业合作社对茶叶生产实行茶苗供给、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市场销售、技术培训“五统一,为此合作社还建立了高标准的薮北茶育苗苗圃60亩,每年可供栽种用苗1万亩。薮北茶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形式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

    “紧密型”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取得土地,成员土地由公司租赁开发,成员成为合作社的职工,被公司聘用进行茶叶基地的生产和管理,由公司按劳支付其报酬。这种类型的合作农户达635户。入社的茶园管理农户每年可收入1万元左右。“松散型”合作——土地由农民自己开发种茶,由合作社无偿向成员提供种苗,并按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收购成员的鲜茶,3年后,成员茶园进入采摘期,再分两年逐步返还合作社种苗款。这两种合作形式既保护了茶农的利益,为成员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也为企业解除了劳动力缺乏的后顾之忧,并节省了生产、管理环节上的许多繁杂开支,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聚集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自专业合作社成立两年多来,薮北茶基地规模由5000亩迅速扩大到现在的1.5万亩以上,常年从事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的农民达2800多人,人均年收入可达7000元,茶叶生产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