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互助小组促就业 妇女合作社助创业
时间:2012-04-20 10:53:14来源:作者:新生

  三水正试图通过创新管理,着力提升基层妇女工作成效。随着70个“妇女之家”实现村居全覆盖和全区首个女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成立,三水的妇女工作正逐渐开拓新局面。昨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带队到三水调研,三水的妇女工作交出一张出色的成绩单。

  然而,前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基层妇联人员不足仍是制约妇女工作发展的瓶颈,如何引入专职社工助力解决妇女工作问题,已经引起区妇联以及相关部门的思考,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社工队伍,将是三水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一举。

  妇女之家:妇女互助新思路

  西南洲边村村委会,一块印有“广东省‘妇女之家’示范点”的牌匾格外显眼。在这个女性人口超过半数的村落里,农村妇女的就业成为村委会工作的重点之一。坐在会议室的椅子,说起“妇女之家”的“互助小组”,村委会书记李佑光语气充满自信。

  洲边村村民一直从事小五金的代加工生产,素有“江南小五金加工基地”之称,近三年来,为地方经济创造4400多万元的税收。目前,全村女性超过3000人,经济的发展为她们创业就业带来机遇,该村妇代会不失时机,利用“妇女之家”这个崭新平台,组建以从事五金业女老板、女技术员为主体的“妇女互助小组”,为村内妇女提供更多就业帮助和指导。

  女企业主李意欢和村民陆惠芳是一对互助典型。李意欢是一家五金厂老板,50岁的陆惠芳是下岗妇女,通过“互助小组”的牵桥搭线,陆惠芳定期到李意欢的厂子领取纽扣回家加工,“每日能赚取二三十元的家用。”通过村委和妇女之家的努力,目前全村妇女就业人数超过妇女总数9成,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将洲边村的妇女工作形容为“交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多年来,三水妇联一直重视农村妇女工作,70个村居级“妇女之家”已经在全区顺利铺开,实现村居全覆盖,而全市首个镇级“妇女之家”也于昨日在芦苞镇挂牌成立。区妇联主席黎顺琼表示,希望通过“妇女之家”,创新管理,在就业、家庭、生活等方面为全区妇女提供帮助和指导。

  社工队伍:创新社会管理新举措

  在交出一份出色成绩的同时,三水的妇女工作也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困扰。在调研中,一位基层妇联的工作者提出,基层妇联工作者需面对众多婚姻关系、家庭暴力、子女利益的投诉,人手不足让她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捉襟见肘,“能否考虑引入专业社工助力解决农村妇女的问题?”该工作者提议。

  提议引起了区妇联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据了解,妇联有意向在三水的妇女工作中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机制,目前正在研究阶段。随队调研的三水区委常委、社工部部长陈必田也向记者表示,近期组织了一系列的相关调研,有意向在全区引入政府购买服务。

  培育社工队伍,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三水也在一直探索。目前,弘毅社工中心已经在三水成立,能为社会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其中就包括妇女心理咨询、家庭矛盾处理、婚姻关系协调等。然而,三水类似的社工中心仅此一家,社工力量仍然薄弱。

  为此,三水将培育社工队伍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一举。三水将在未来几年内引进与发掘具有专业背景的社工人才,开展专业培训,逐步建设一支专业化社工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薪酬、晋升和表彰等激励机制,并在相关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村(居)中设置一定数量的社工岗位,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农业合作社:探索农妇创业新方式

  按照三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区女性人口超过28万,如何为广大妇女提供创业平台,成为三水创新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芦苞镇的女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许能够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合作社的成立得益于镇妇联和农业部门的引导。近年来,中央和省相继推出女性农民合作组织扶持项目和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三水也首创政银保贷款,为妇女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为了用透政策,芦苞镇妇联和农业部门有意识培养一家女性农民合作社。

  与此同时,镇内养殖大户莫丽霞希望组织妇女农户成立合作社,共同分担创业风险,带动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政府和农户一拍即合,三水首个女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成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今年3月底注册成立。对于女性农业合作社这个创新管理的尝试,温兰子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并推广妇女成立合作社,带动农村妇女创业致富。

  “成立合作社,女农户将从中受惠。”社长莫丽霞说,合作社已经吸纳9名社员,妇女农户3名,资金总额达到680万元。通过合作社,妇女农户的创业风险将有效降低,“合作社将为她们提供养殖技术、饲料采购和肉猪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此外,合作社还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为农户培训,提升妇女养殖水平。

  然而,还未“满月”的合作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莫丽霞将和社员着手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经营管理,“通过我们的示范效果,吸引更多观望的妇女农户加入合作社。”而区、镇妇联也将积极引导妇女农户申请小额创业贷款和政银保贷款,解决她们创业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

  他山之石

  顺德“妇女之家”

  成社会建设前沿阵地

  2011月11月,广东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顺德举行,顺德妇女基层组织“一个阵地、两支队伍、四个品牌”的建设经验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与好评。

  在顺德经验当中,“妇女之家”是巩固基层妇女组织的基石,实现了“妇女之家”建设100%村居全覆盖。顺德村居“妇女之家”在日常活动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普及国家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妇女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学习读书活动,开展妇幼卫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培训。

  与此同时,顺德妇联还利用“妇女之家”和遍布全区的350多支巾帼健身队伍,推动矛盾调处和维权服务志愿工作的开展,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协调处理家庭暴力事件,引导妇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