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 打造新型基层社
高阳县西演镇供销合作社
一、改革背景
原西演镇供销社地处高阳县西演镇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多种原因,经营不善,大部分资产拍卖或出租,所得收入全部用于补发职工工资和缴纳保险,成了濒临破产的弱社,为农服务功能基本丧失。为发挥西演镇供销社地域优势,把其真正打造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高阳县社以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为契机,重建新型的西演镇供销社。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摸实情,组建新型基层社。西演镇当地盛产肉鸡制品,肉鸡养殖是当地农民的一项主业,但大多以小户散养或小规模养殖为主,养殖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广大养殖户都迫切希望有个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代言人,将所有养殖户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合作组织,降低成本,实现与相关企业的对接,集中力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县供销社积极与镇政府领导沟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发起注册成立了高阳县东拓肉鸡饲养专业合作社,在辖区内形成了很强的带动能力和影响力。该专业社的法人张东,年轻充满活力,有较强的事业心,他曾和广大肉鸡养殖户一起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两次疫情,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没有将他打倒,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联合其他6位富有创业精神的同行共同投资,成立了东拓肉鸡饲养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总资产达300万元,新建改造养殖基地 6万平米、鸡舍 160栋、饲料配送中心 2个、村级农家基地 5个,成立了本地肉鸡饲养行业协会,2011年实现商品销售800万元、农产品销量1200吨。为此,县供销社认为,依托东拓肉鸡饲养专业合作社组建西演镇供销社条件比较成熟,而张东本人也对供销社的改革思路非常认同,双方一拍即合。2012年4月西演镇供销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张东当选为理事长,履行法人职责。同时,通过了西演镇供销合作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因地制宜选模式,提升供销社服务水平。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如何更好的发挥供销社在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成为摆在供销社人面前的新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西演镇供销社采取五统一模式,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一是统一鸡舍建设标准。广泛吸收周边各村肉鸡养殖户入社,并结合实际,推行农村家庭养殖基地建设,统一鸡舍建造标准,并派专人现场指导传授技术。例如:养殖基地的建造位置应当远离居民区,减少养殖基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远离喧闹环境,避免鸡群受到惊吓;对养鸡产生的粪便进行集中消毒处理,避免环境污染等。二是统一供应雏鸡。对建成的各养殖基地,西演供销社逐一进行验收后,对养殖户以暂免购鸡款的方式统一提供雏鸡,待养殖户养成成鸡返销给供销社时,再从养殖户的收益中扣除雏鸡购买费用,最大限度的为养殖户提供方便。三是统一购买饲料。在养殖过程中,为各养殖户统一购买饲料,由于供销社同饲料加工企业签订厂家直销合同,所有社员养殖户均能享受厂价优惠。四是统一进行防疫、检疫。针对禽类养殖一有疫情就会迅速出现群死的特性,供销社安排5名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各种疫情的检测防疫,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制订了不同的防疫措施。如遇突发疫情,需要随时防疫。每收获一批成鸡,立即对鸡舍、鸡笼和所有饮水、喂食的器具进行集中消毒,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五是统一收购肉鸡。供销社与社员养殖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杜绝了由于市场波动和中间批发商砍价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充分保护了养殖户的自身利益。西演供销社的五统一服务不仅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还充分保障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养殖户的入社热情。
三、改革成效
西演镇供销合作社通过一系列经营服务措施,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供销社也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一)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供销社把产、供、销三方捆绑在一起,实现养殖、销售一体化,成为真正为养殖户服务增收的实体,推动了农村产业化经营。
(二)带动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西演镇供销社成立以来,先后与山东六和集团、鲲鹏集团达成区域总经销、总代理的协议,签订了长期的供货合同,同时根据两大集团的需求开发肉鸭、蛋鸡养殖等多元化产业,优先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目前产品销售已辐射到北京、山东等地。该供销社的社员也从最初的7户发展到了现在的88户,带动本镇周边农户128户。仅肉鸡养殖数量一项就由最初的3.5万只发展到现在的40万只,入社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近8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