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建新制 强化服务见新颜
阜平县王林口乡供销合作社
王林口乡位于阜平县城东部,辖20个行政村、2万人口,该乡有元鱼养殖专业户30个,煤炭经销商21家,为阜平县的元鱼养殖基地和煤炭经营集散地。阜平县社经过深入调研,根据王林口乡的经济和资源优势,确定以王林口供销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广泛吸收当地社会经营商户和养殖户入社,建立新型的王林口乡供销社。
一、发挥自身优势,宣传合作制理念,搭建服务平台
原王林口供销社在当地本来就有着网络、信誉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民的影响力也比较深厚。阜平县社在深入调研、广泛宣传合作制理念,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积极要求加入供销社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选择性吸收社员160户,其中团体社员3家(元鱼养殖协会、煤炭经销公司、宪忠红枣专业社),个人社员157户(原职工10户,农民社员147户),建设了新型的王林口供销社。同时召开社员大会通过了新的章程和管理制度;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主任由原供销社(榆林沟分销店)职工、元鱼养殖协会副会长杨建军同志担任。监事会主任由原供销社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村委主任担任。
二、建新章,立新制,规范运营服务管理
新型的王林口供销社成立后,通过完善考核机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使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依法办事、科学管理、权责明确、决策民主、健康发展。一是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对日常重大事项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议。二是建立意见征集制度。广泛征求会员单位的意见,及时向会员搞好情况反馈。三是建立财务制度。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和办法加强管理,并搞好监督检查,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三、改造设施,打造综合服务型基层社,树立供销社新形象
新的基层社成立后,即筹集资金300万元,建设集商场与住宅于一体的商贸大楼,着手对原基层社进行提升服务功能、增加服务项目、改善基础设施、统一供销社标识等重树供销社形象方面的改造,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善、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按照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在抓好农资、日用消费品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体娱乐等服务,包括:农资供应、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家电维修、元鱼养殖、煤炭供应、彩票销售、餐饮服务、信息服务、五金电器供应等。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基础建设工作,预计2013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建成后增加营业面积200平方米,资产增值200多万元。
四、内引外联,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助农民增收
积极拓展农副产品经营业务,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为社员提供生产技术、信息、资金互助、信用担保等服务。一是组织农民发展果树种植,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同时对农民需要的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实行集中采购、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使农民增加知识,掌握技术,学会管理,提高素质。三是积极建设农副产品购销网络,逐步形成了一个集种植、采购、销售、配送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实现了供销社和农民的互利双赢,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农民的欢迎。
五、发挥网络优势,开展日用品配送服务,让农民得实惠
榆林沟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的前身是王林口供销社榆林沟分店,新型基层社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日用消费品购物要求,投资25万元购置配送车3辆,配送车达到6辆,对辖区内137个经营网点,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服务。由于配送中心通过集中统一采购配送,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各网点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3-10%。配送中心实行全天候配送服务。各经营网点只需一个电话,所需产品即可在2个小时送达。既为经营户争取了价格优惠,又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增效益的目标。按照综合配套服务的建设要求,本着高起点、多功能、高效益的原则,统一规范、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逐步改造了经营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条件,将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成物流连锁配送、批发兼零售、便利购买、服务优质、管理高效、功能齐全的综合服务主体,实现网络经营规范化,服务功能现代化,促进配送中心稳定、严谨、有序发展。仅今年上半年,王林口供销社配送中心配送额就达364万元,为农民让利2.5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