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广安市岳池县:“三安合作社”又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时间:2013-03-18 21:02:33来源:作者:方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之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规定加大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农村经济实体的政策扶持力度。这些好政策让我们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3月11日,岳池县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乔家镇廖坝村基地业主彭毓坤高兴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三安合作社”借力优惠政策,着力于“市场+合作社+基地+社员”模式的建立,打造特色蔬菜品牌,坚持产供销一体化蔬菜产业化发展路子,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激励政策,壮大蔬菜产业

  “亩产数万元,原来以为是神话,现在真正加入合作社才知道这就是现实,并不是什么神话。”乔家镇董家村三组44岁村民李小春发出感叹。

  李小春原来在外打工,今年春节前,他回家看到了“三安合作社”社员们发展蔬菜,收到了好的经济效益,他就在三安蔬菜基地租了20亩地,加上自家原有的6亩地,全部用来种西瓜。

  李小春指着整理好的一片片土地,满怀信心地说:“我正准备移栽西瓜苗,这批西瓜到今年11月结束。然后再种上豌豆尖、甘蓝等蔬菜,一年下来,这26亩地怎么也有近30万元的收入!”

  对于种植蔬菜赚钱,李小春为何这么有信心?他说,首先有政府对蔬菜种植大户的扶持政策,同时还有专业合作社的全程指导,让他一点都不担心。

  据了解,该县为了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出台了《岳池县蔬菜生产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专业合作社、业主等经济实体在发展规模、生产设施等方面给予激励和资金补助;对从事蔬菜种植规模经营的业主、农户,按签订合同当年实际租金标准补助两年土地租金;对种植蔬菜在100亩以上、产值达到30万元以上的业主,设施种植的每亩奖50元、常规种植的每亩奖5元。“三安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成员达2260余人。

  创新模式,谋求发展活力

  对于乔家镇向家庙村49岁的村民石珍贵来说,加入“三安合作社”不仅让他大开了眼界,还让他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去年,石珍贵在“三安合作社”基地内租用了10亩地,搭上蔬菜大棚,栽下了“三安合作社”集中提供的蔬菜幼苗,按照“三安合作社”推广的提早扣膜蓄热、增施优质有机肥、绿色防控、前期膜下暗灌、蔬菜嫁接等先进技术,精心培育,他的蔬菜获得了大丰收。

  石珍贵称,“往年我按照传统模式种植,辛苦一年,也不过几千元的纯收入。去年加入合作社,没想到我这小小的10亩地,除去成本,纯收入也有8万多元。今年我准备再租一些地,扩大规模,进行蔬菜套种,争取收入比去年翻一番。”

  合理的利益联结是农户共同致富的桥梁。“三安合作社”建立了“市场+合作社+基地+成员”的经营模式,与成员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在年终盈余中提取公积金、保险基金、公益金,并按实际交易量和股金份额进行二次返利,让成员参与“零风险”。

  同时,“三安合作社”选用名、优、特蔬菜品种,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安全,将蔬菜进行精美包装,并注册了“银特”蔬菜品牌,产品深受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消费者的青睐。

  拓宽渠道,增添发展动力

  因为在生产源头上坚持走绿色、精品的路子,“三安合作社”的“银特”蔬菜品牌很快打响。

  “我们的产品已打通南充、重庆、成都等多地的蔬菜市场。”彭毓坤自信地说:“我们的蔬菜真的不愁卖!”

  彭毓坤的自信来源于蔬菜销售渠道的畅通,来源于该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蔬菜产业发展方向的理念,加大蔬菜仓储设施建设,在三安蔬菜基地建立气调保鲜库,提高蔬菜保鲜能力,错开销售淡季,使蔬菜销售价格得以保证。

  该县着力强化产品营销,通过及时向菜农、业主提供蔬菜种植、销售等信息的服务,并到重庆、南充等各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营销网点,充分发挥蔬菜经纪人、营销大户外销主力军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蔬菜外销;培育蔬菜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脱水蔬菜、系列泡菜、蔬菜汁等适销对路的特色蔬菜系列食品。

  目前,该县发展蔬菜种植基地22万亩,全县种植蔬菜面积共62.27万亩,实现销售总产值21亿元。(广安日报 汤斌 记者 肖勇 许伟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