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杨柳青镇东旬水库附近看到,十几台大型农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松土、平地、开沟、打埂一气呵成,所到之处地块精细、平整,沟埂分明。
“农机深松地块精耕细作,种出的庄稼长势好,又不容易倒伏。”正在地头开沟的农民杨凤春说,他家的13亩地全部由“铁牛队”免费帮忙耕种和收割,每年省下1000多元费用。
刘金月在上世纪80年代购买了第一台耕地机。如今,他创办的乐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有大型拖拉机、中型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种农机设备35台,工人10余名。每年春播秋收,他都会带着农机队到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跨省作业。
“26年前我购买第一台农机时,一些村民把家里仅有的几百元积蓄拿出来借给我。如今致富了,我应该报答他们!”刘金月说。从2011年起,他开始免费为全村人种收庄稼。全村有1700户共1万多亩地,包括油费和人工费,合作社每年自担费用15万元。老刘告诉记者,今年他配足了13吨柴油,将免费为村民播种7000余亩玉米、棉花,以及耕作3000余亩林果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