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农工作成绩可喜,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成效显著。全市485个村达到一村一品建设标准,207个村被命名为省级专业村。朔城区城郊型农业、平鲁区马铃薯、山阴县奶牛、应县蔬菜、怀仁县肉羊、右玉县小杂粮六个基地县建设全面推进。二是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2012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828亩,总面积3.5万亩。设施蔬菜、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水产养殖齐头并进、竞相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品牌,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全市投资35亿元,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农产品加工项目3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组织达到332家,18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3亿元。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高标准完成了两轮五个全覆盖任务。全市新增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185个,总数达到了818个。每个县区选择一个乡镇开展了新农村连片建设工程。全市各乡村自筹资金上亿元,开展了以三拆、四改、五化为主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五、对2013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展望
2012年是农业农村形势较好的一年,发展较快的一年,成绩较大的一年。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安定的大好形势,为2013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不断增强。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关键之年,尽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仍将面临着保供给、保增收的艰巨任务,面临着极端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带来的压力,但宏观经济运行大局对确保我市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总体有利。如果无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及重大疫情出现,预计2013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政策推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和价格带动下,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总产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再跃新台阶。
山西统计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