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女能人任小红:带领村民养猪 年创产值过亿元
时间:2013-04-24 10:15:20来源:作者:易欣

  

当阳市两河镇有一个在省内外叫得响的“美好明天养猪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老板就是该市两河镇麦城村五组的普通农村妇女任小红。她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创业,现养猪场占地总面积达到52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100多万元,猪场拥有79间标准育肥猪舍,22间母猪舍,10间标准化母猪产房,一栋“150”标准猪舍,1间多功能仓库,1个上车台,1间配种房,同时还拥有自动粉碎拌料机一台、送货车一台。仅今年一季度,她已出栏牲猪300余头,实现销售收入50余万元。她的“当阳市美好明天养猪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已有成员猪场148户,网络农户2788家,年出栏牲猪5万余头,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过亿元。2008年,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她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先进个人”、“湖北省养猪女能手”和当阳市首届十大杰出女性。在采访中,她说她个人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得益于镇委、镇政府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扶。

  选准项目和政府扶持是打好创业基础的关键

  任小红高中毕业后,先后做过服装生意,办过预制厂,因为经营和资金问题未能成功。经过反思,她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自己不适合务工经商,但她很勤劳,养猪从小就会,风险不大,政府还有信贷支持,于是决定办养猪场。当时场地和资金是难题,镇党委、镇政府给予了她极大的帮助,将该村一废弃的预制厂低价卖给她。关键时刻,人社部门及时为她办理了8万元贴息贷款,帮她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难关。镇主管领导还多次到现场办公,研究如何发展。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她没有了后顾之忧,甩开膀子大干起来,由1998年最初年出栏牲猪100多头,发展到现在年出栏牲猪1800多头。她家也迅速脱贫,盖起了楼房,买了小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有长远规划和品牌意识才能增加效益

  在合作社经营发展中,他们实行了“八统一”(即统一指导建厂、统一引进良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净化环境、统一资金信贷)服务模式。今年又投资建成了一个存栏100头左右纯种母猪的种猪一级扩繁场和一个仔猪交易市场,计划一年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二元良种杂交母猪1000头,二元商品猪1200-1500头。

  如今,“美好明天养猪专业合作社”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作用,合作社架起了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被农民称为“联心社”、“致富社”。

  做大产业建合作社,带动百姓奔富路才更有发展潜力

  “吃水不忘挖井人”,任小红致富了,决心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回报在身边的乡邻身上,带动大家一起致富。2007年,她联系了46家养猪大户,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当阳市美好明天养猪专业合作社”。在养猪的实践中,她开始跟着兽医学习给牲猪看病打针,除了复杂的病毒性疾病之外,常见病都能自行处理。如果哪家猪拉稀,不吃食或不肯长,大家随叫她随到,不厌其烦上门“会诊”,对症下药。市场上生猪饲料的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她总是先试验,从中筛选出好的饲料品种,再向群众推广。群众对她推广的饲料是特别相信,因为他们知道她是真心实意在帮大家。2005年,该村30岁左右的范冬兵,夫妇俩都是水泥厂下岗工人,无经济来源,并且结婚多年未生育小孩,治病需要大量费用,生活陷入困境。任小红动员他们养猪,给予消毒、防疫以及各种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第一年,他在家中养了几十头猪,纯利2万元,夫妻俩特别高兴。尝到甜头的范冬兵迅速扩大规模,租用废弃的孙场中学,兴建了大型养猪场,不到2年,家中面貌大为改观,盖起了小洋楼,新添了小轿车,有了可爱的小宝宝,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2008年,他被团省委评为“养殖标兵”,2009年被宜昌市评为“十大青年创业者”。看到他们致富了,任小红感到十分欣慰。现在范冬兵是“美好明天合作社”的中坚力量,年出栏达1000多头。

  任小红进一步介绍:“今年,我们‘美好明天合作社’将继续围绕‘科技强社、品牌旺社、管理稳社、服务兴社’的发展理念,推动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加大农户科技培训和服务力度,大规模引进新型配方饲料、新技术、新品种等‘三新’技术。着力打造‘长坂坡牌牲猪’品牌,让品牌发挥效益,为广大养殖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合作社的明天更美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