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乐福合作社建策略联盟 提竞争力迈向国内市场
时间:2013-04-26 09:43:45来源:作者:张海

  

  近日,记者在乐光农场采访时,只见一片片芒果地里结满了金黄色的芒果,三三两两的农户一边忙着查看芒果的成熟度,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自从加入合作社,不仅产量比原来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品质上大有提升,原来的芒果种出来活像‘黑脸关公’,经过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指导,现在种出的芒果个大质好,果还没成熟,就被订完了。”乐福合作社成员黄明全高兴地说。

  据了解,乐福合作社成员分布于乐光、保国、山荣3个农场,共有果地近5万亩。虽然面积大,但由于管理不到位,缺少销售渠道,一直没有给职工带来好的收益。为了改变职工自营经济难以抵挡市场风险的现状,乐光农场响应省农垦总局的号召率先创办农业合作社,由此,2011年,乐福热带果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如今的乐福合作社以其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高品质、高质量、高产量的发展水平俨然成了垦区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领头军”。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乐福合作社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让5万亩果树变成“摇钱树”的呢?为此,记者深入乐福合作社一探究竟。

  农商合一“产销班”,“乐福”俏了市场乐了成员

  现在,乐光农场物业公司党总支书记贾小国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乐福热带果业合作社三分社第一产销班“班长”。原来,他所带领的“班”像学校里的班级一样,不仅组织成员坐在一起学知识,像企业中的小组一样有各自的分工,还像部队的连排一样拥有着严格完备的规章制度。跟贾小国一起组成这个“班”的,既不是学生,也不是战士,而是乐光农场最普通的一群热带水果种植户。

  如此新颖的合作社产销班模式来源于台湾农业。乐福合作社筹备初期,筹备组成员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破解“乐东地区果园较为分散、联而不合”、“成员与成员之间如何建立紧密有效的合作关系”、“如何带领合作社成员增收致富”的问题。

  2011年6月,乐光农场副场长饶宝选率领筹备组成员在赴台湾、浙江等地考察当地农业合作社模式后,与台湾农业极为相似的自然条件与背景让他们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建立农业产销班,通过签订契约,经过集体协商,可以统一利用资源,统一经营行为,群策群力,创造有利的经营条件,抵制市场环境中不利因素对单一农户的冲击,促使各农户建立协调合作的制度,实现其共同的利润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

  通过成立产销班,合作社成员的权益经两次下放,由合作社到分社,再到产销班,配以严格完备的制度加以规范,一方面可以使成员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产销班还自有“班长”,负责联系所属的分社、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专业人员,顺利统一了技术、施肥、喷药三大环节,为成员创造出了有利的外部经营环境。

  如今无论大事小情,产销班的成员都会向贾小国反映,贾小国就会将成员的意见上报到分社,再由分社社长报到合作社理事会,最终由理事会审议决定。通过产销班的平台,成员可以自己当家作主,成员们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除此之外,产销班还会定期上课,不仅有理论课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实践课上老师们的现场教学。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乐福合作社已经细分至下设5个分社、18个产销班。这种既符合农民实际,又结合商业管理模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很快带动了乐福在“产”、“销”中的发展。

  运用产销班平台,乐福合作社一方面加大了培训及规范管理力度,提升成员的种植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成功申请了“乐光牌”、“抱郎山牌”、“毛公山牌”商标,并通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逐步提高产品品质。

  芒果4.2元/斤、龙眼9元/斤……如今,乐福合作社生产的高品质水果总是能比别人的成交价高出0.5元左右。每到丰收季节,近20家固定“回头”收购商都提早打电话到合作社抢购。今年芒果还未成熟便被“一扫而空”,龙眼也以每天12万斤的销量运往全国各地。2012年,乐福的水果产销量达到4.8万吨,实现了总产值2.6614亿元,纯收入1.70125亿元,成员平均纯收入3.6万元。

  如今,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已由选择品种,升级到重视品质。产销班模式尝到甜头的乐福合作社,开始把目光瞄准高端市场,打算做有“品位”的产品。接下来,乐福合作社将会从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了解市场动态需求、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成员的收入。

  乐光农场党委书记母连云表示,乐光农场党委会继续用实际行动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让乐光农场的热带果业“走得更远”,“名声更响”。

  建立农业策略联盟 推动行业合作提升竞争力

  乐光农场场长温广辉告诉记者,当前仅靠农场的力量带动合作社发展比较吃力,且局限于种植业,形式过于单一。今后,乐福合作社将会以农业策略联盟的合作形式,着力搭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资+技术+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促进种植业与其他产业互补,并通过合作,引进低成本肥料、农药,引入高水平技术,推动合作社迈向更大的国内市场。

  农业策略联盟是指通过行业交流、引导行业协作和资源协作,建立互助的合作机制和发展环境。这种协作模式能从根源上突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售价和增强竞争力等合作社无从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合作社对外谈判的信誉度,畅通产品流通渠道,抢占市场先机。

  眼下,乐福在与海垦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过2个月的洽谈,计划将在本月底达成“农资+技术+合作社”的联盟模式。据了解,由合作社统一从农资公司进货,每吨肥料能比从经销商处进货省200元。

  乐福热带果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杰汉为记者算了笔账,仅以每亩果地保守估计施肥1吨来计算,预计未来凭借与农资公司的合作,乐福全体成员一年能够节省1000多万元。此外,农资公司还会提供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乐福合作社基地对成员进行施肥打药专业培训,无形中又省去了一笔培训支出。

  谈及农业策略联盟模式,温广辉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在市场大环境中,该模式与传统合作社的区别:如果说农场职工自营经济户组建合作社是市场弱势群体防守阵地的一场“自卫战”,那么农业策略联盟则是主动出击的一场“攻击战”;如果说专业合作社是以“点状”布阵的“战斗机”,那农业策略联盟则是整合打造“块状”、“条状”的“巡洋舰队”。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推进个别产业生产联盟与供应链条上下游产业的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等异业合作。”温广辉说。目前,乐福的出击范围还局限在农业各行业“点”的合作,缺乏整体农业“面”的合作,如何在个别产业生产联盟的基础上,加强同业水平合作,推动热带农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成为乐福进一步从个别“点”的成果迈向整体“面”的成果的重要课题。

  未来,如何将现有的产销班及农业联盟模式扎稳根基,由小做大,稳定住市场,取得自营职工的信任,实实在在地让成员增收,将会是给予乐福创造的新服务型合作社模式的又一大考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