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土地存贷合作社——存入土地 取出活钱
时间:2013-04-26 09:44:28来源:作者:张海

  

  “地下流转”催生存贷合作社

  近日,钟祥市石牌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刘先华协同彭墩土地存贷合作社忙一件事——经营一宗土地存贷业务。彭墩村村民陈智才的9亩耕地刚存入合作社不久,同村村民汪述清就申请贷出,合作社指派的专人会同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实地勘验,在村务公开栏公布后便可签订正式贷地合同。

  农户的土地可以像钱一样存进贷出,在这里不再是新鲜事。

  钟祥是一个农业大市,随着外出务工农民逐年增多,留下的土地多以口头协议委托别人代种,或转包他人经营。由于没有合同约定,流转双方的责权利不明,土地纠纷不断。这种“地下流转”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稳定。

  应对矛盾,钟祥市想出了一招——建立土地存贷合作社。去年8月,首次在彭墩、姚台两村进行试点,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同时制定章程,选举产生合作社机构管理人员。

  彭墩土地存贷合作社理事会会长丁昌云介绍,合作社主要是让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出要求的农民,将承包耕地、林地、鱼池及自留地按协议存入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经营。而有用地要求的经营者,可到合作社贷出所需土地,开展生产经营,从而让需求双方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依法、有偿、有序流转。

  “甩地掌柜”来钱又省事

  春耕之前,许行兵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家的15亩自留地存入了该村的土地存贷合作社,“以后我就能安心当这个‘甩手掌柜’了”,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的这位农机手说话时语气中透着欣喜。

  许行兵的15亩地以亩均1100元/年的价格存进了合作社,合同期为5年,他每年可从土地流转中获益16500元。许行兵说,15亩土地收益只是他收入来源中的很小一部分。存入土地后,他可以安心当农机手,一台旋耕机、一台插秧机、一台收割机每年可为他创造5—6万元的纯收入。如今,像许行兵一样的彭墩村民还有很多,他们逐渐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土地存贷合作社的成功运作,使村民和村集体得到双效增收。未来三年,我们打算将全村近9000亩耕地全部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彭墩村村委会副主任丁昌银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彭墩、姚台两村土地存贷合作社已开展存贷土地业务70宗,存贷地1690亩。在存贷业务中,不仅有农户的承包地,还有村集体机动地、水面、鱼池和林地。

  期盼存贷早日“网格化”

  土地存贷,让农民和集体实实在在受益了。2012年,彭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在土地“买卖”中的获利占到总收入来源的90%以上。

  是标杆,也是探路者,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存贷也并非一番风顺。

  丁昌云介绍,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大多局限于一村一镇,呈“点”式发展状态,纵不能形成“一条线”,横不能连成“一张网”,如果想跨区域“办业务”,操作起来就极其麻烦。

  省经管局副局长王刚表示,土地存贷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兴载体,其试验价值要转化为普遍的推广意义,就必须建立健全“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流转,流转促进发展,发展维护民权”的工作格局,形成“组有信息员、村有合作社、镇有流转服务中心、县有交易市场”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网络。

  突破瓶颈,让土地存贷更加规范化、法制法。丁昌银表示,在未来三年内,有信心让村集体收入达到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