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立足生态特色路争当养殖排头兵——记荆州市凝农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俊
时间:2013-04-27 00:00:00来源:作者:张海

  

 

编前:他是葡萄大户,她是养鳝能手,他们开起了家庭农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荆州,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许多种养能手。他们是怎样发展生产,走上致富之路?本报今起特开设“乡村能人”专栏,如果你身边有各种身怀“一技之长”的能手,可以向本专栏投稿,将他们致富的先进经验传授给全市的农民朋友。

我市自2008年正式启动的市农业创业培训成为产生“乡村能人”的摇篮。五年来,市农业局、长江大学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加强跟踪指导服务,累计培训学员1450人次,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等众多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农业农村创业人才。

荆州日报特选取其中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引领大家奔富路。

荆州市凝农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座落于荆州区川店镇李家场,是以水产养殖为特色经营,兼顾龟、鳖养殖及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创立于2009年,并在几年内迅速发展,社员由建社初期的10户增加到1028户,养殖面积多达1.2万亩,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为社员每亩增收1000至2000元。2011年合作社被农业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创业青年示范社”荣誉称号。同时,合作社的“楚龙牌”甲鱼被评为2011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金奖水产品。这些喜人成绩与其理事长陈俊的正确判断、敢于坚守和不断学习是分不开的。

2001年,27岁的陈俊承包下了张家垱水库养殖四大家鱼,因不懂技术,一年下来不但血本无归,还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外债。迫不得已,陈俊南下广东打工,并在广东水产市场上偶然发现一个商机。原来野生甲鱼不仅价格高、需求旺盛,而且家乡水库适合甲鱼生长。对陈俊而言,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商机。

2005年2月,陈俊回到家乡,在张家垱水库先投放20万尾小杂鱼作为甲鱼饵料,随后又投放下了8万只甲鱼苗。然而在水库养殖甲鱼并非易事,短短几天内就有上万只甲鱼出逃,损失惨重。但他不放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2011年10月,甲鱼已经达到了自己制定的六年标准。他用地笼捕捞上了几只足足有三斤多重的甲鱼,拿到荆州最大的甲鱼市场推销。但因为陈俊的野生甲鱼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全面认可,销路存在问题。

恰巧此时,荆州举办了中国淡水渔业博览会,陈俊带着他的甲鱼去碰碰运气,没想到在会场上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最后被评委会授予金奖,并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大势宣传下,消费者对陈俊的野生甲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销售局面得以全面打开。

为了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2009年陈俊牵头创办了荆州市凝农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三统一”服务,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苗供给、统一养殖模式,将养殖户、农民经济人和科技人员有机结合,为社员解决了诸多后顾之忧。

合作社在陈俊的正确领导下获得快速发展,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尔东”牌饲料商标和水产品“楚龙鱼”商标。同时,向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检测报告已通过专家论证。此外,合作社与国内多个水产品销售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在国内重点城市水产市场设立销售窗口,产品畅销全国。2011年合作社被农业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创业青年示范社”,2012年被评为“中国诚信民营企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