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绿色“菜园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时间:2013-05-29 00:35:41来源:作者:柯静

  

  帅如琼 周海燕 记者 万能

  作为全省首个鲜菜出口基地县和全省十大蔬菜生产县,蔬菜产业一直以来被视为安义县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安义县以“绿色食品大县”为目标,依托“菜园子”项目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这一举措催生了“租地返聘”、“农资合作社”等一系列新型农业模式的扩大。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做到顾家,挣钱两不误。

  “以前我家就靠种的8亩地过日子,种出的东西就够家里吃,卖不到几个钱。而现在,一年下来能攒下6万多元。”长均乡观察村63岁的杨贤良说起自己家“增收”情况,笑得合不拢嘴。原来,安义县南昌菜园项目将他家的土地承租后,将他返聘回菜园工作。“去年11月,我家的地以380元一亩租给了南昌菜园,现在我们一家有三口在那儿打工,我每月拿2400元,我老伴和儿媳妇在菜园里每月拿1500元的工资。”

  为了让村民“返聘”能够集中,村里人举办了生态农业合作社,并成立合作社理事会牵头和南昌菜园沟通,杨贤良也是合作社的一员。“我家里投了4万元参加合作社,合作社的理事会给我安排了一块地种葡萄,到了年底,我们的作物卖了钱,我还可以按我投钱的比例分红。”杨贤良说,像他一样即是菜园园丁,又是合作社股东的农民在观察村一共有104人,他们共同投资了3200万元,并承包了南昌菜园的蔬菜种植。

  “三月份,合作社联系南昌菜园专门安排了技术员给大伙上课,我的葡萄苗也是统一提供的,要不是这样,我哪里来的底气种葡萄。”说起种葡萄,之前的杨贤良基本就是门外汉。他陆续参加了由村委会和合作社安排的技能培训,慢慢地懂得了如何种植葡萄。如今在他的大棚里,一株株葡萄藤早已是枝繁叶茂。

  配发种子苗木,提供种植、采摘标准,合作社集中搜集农户所产交由公司,再由公司与市场对接进行统一销售。这样一来,既避免菜农直接与市场打交道,规避了因菜卖不出去和自然因素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又统一了蔬菜种植标准提高了农民所种蔬菜的售出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抱团模式,让和杨贤良一样的农户们干劲十足。

  如今的杨贤良每天早上6点开始去南昌菜园上班,上午10点半就可以回家了,下午2点再返回岗位至到6点下班。杨贤良高兴地打电话告诉在杭州打工的儿子:“我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不错,平常还能照顾到家里呢。”租地收入加上种菜收入再加上合作社分成,“三份工资”让南昌菜园周边的农户们人均增收7200元。

  随着口袋渐渐鼓起来,杨贤良第一个想法是盖一栋新房子代替现在的旧木屋,让家里人住的好一点。除此之外,他也准备模式复制,自己当老板。“要看今年的葡萄卖得好不好,如果还不错,我就准备和村里人包下村里山脚下的一片地专门种葡萄。这样一来,就是为自己打工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