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虎
6月17日,通许县孙营乡南孙营村村边停着两辆货车,忙碌的菜农正在装车,耳边不时响起菜农欢快的笑声,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繁忙景象。
目前正是土豆的收获季节。在通许县鑫源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收购点,村民纷纷把自家的土豆运到此处,大家按照先前说定的价格,把新收获的土豆过秤,然后直接领现金。相对于其他商贩,专业合作社在蔬菜销售阶段,每箱蔬菜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价格也略高。
“合作社收购价格每斤要比小贩高出5分钱,今年我家4亩土豆,近两万斤,收入1.5万多元,要比自己拉到县城兑给小贩多挣1000多元呢,而且还是在家门口收购,方便快捷……”合作社成员赵手记高兴地说。合作社采用“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同样是种菜,与原来相比,花的时间和精力少了,收入却多了。所以,村民都愿意加入合作社。”赵手记告诉记者。
2000多人的南孙营村有4个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许县鑫源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一个。据该合作社理事长王振现介绍,通许县鑫源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示范社,2012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合作社。现发展会员380户、蔬菜种植基地1万多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面积5万多亩。合作社组织成员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高效蔬菜种植,将原来种植玉米、小麦等经济效益低的作物调整为种植土豆、白菜、胡萝卜等经济效益高的蔬菜,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以品牌闯市场,抱着团去发展,合作社与农户实现了双赢。”王振现告诉记者,合作社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于2008年顺利通过河南省农业厅基地认定和农业部产品认证,并注册了“华美兴禾”商标。“因为有了品牌,我们的产品很抢手,土地收入也成倍增加。”王振现说,为加强产供销衔接,2011年,合作社与全球第一大零售商家乐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负责家乐福在中国的蔬菜供应,年供应优质蔬菜1500吨以上,收购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农超对接直接带动了基地农户收入翻几番。同时,合作社组建了健全的销售网络,150多人组成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经常活动于全国各地,销售市场已覆盖广东、湖南、湖北等全国十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到朝鲜、越南、香港等,初步形成了“市场+合作社+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
“过去,我们农民最怕的就是在种和卖时遇到困难,现在有了合作社,大伙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尝到了加入合作社带来甜头的村民司合艳笑着对记者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