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秋高气爽,硕果飘香。9月14日,山西省稷山县城郊万亩板枣观光示范园内,欢声笑语,鼓乐喧天,游人如织。游客登上四层观景台,领略枣园风光,品尝稷山板枣,欣赏枣文化作品中国山西稷山板枣金秋文化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板枣客商、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1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省市以及周边县市的摄影、书画、诗联等爱好者、当地群众等5000余人参加了活动。
稷山县是中华农耕始祖后稷故里。稷山板枣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以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而享誉国内外。江南橘绿日,塞北枣红天。明朝稷山知县薛一印的经典诗句,就是对当时稷山板枣景象的真实写照。稷山板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枣,并位居榜首。稷山县是中国十大红枣生产基地县,经过多年的发展,稷山板枣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富民产业。江南橘绿日,塞北枣红天。
这次&lsquo中国山西稷山板枣金秋文化活动,旨在强力推进&lsquo733产业发展战略,全面展示稷山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的新成就,进一步提升稷山板枣的文化内涵,实现板枣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弘扬后稷文化,推动稷山板枣特色产业迸发新的活力。稷山县委书记乔登州介绍说。
这次活动由稷山县委、县政府主办,稷峰镇和稷山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具体承办。该活动从9月14日开始为期20天。这次活动主要包括板枣文艺演出、登观景台、欣赏板枣摄影作品、板枣展评、观光游园采摘和摄影、文学、书画、诗联、视频大赛等环节。江南橘绿日,塞北枣红天。明朝稷山知县薛一印在活动中,该县友臻板枣合作社、贵妇人枣业合作社以及稷山板枣原产地和主产区的姚村、陶梁、加庄、南阳等村的枣农,分别选送了《喜庆丰收》、《魅力稷山》、《大红枣儿送亲人》等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广大摄影、视频爱好者和电视工作者纷纷拿起相机,将红枣喜获丰收、枣农笑颜绽放、游客游园采摘等画面一一定格。
据稷山县县长李亚丽介绍,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板枣产业发展,精心打造板枣品牌,成立了稷山县红枣协会,注册了稷山板枣商标,制定了板枣发展规划,连续五年重点实施了板枣科技入户工程,进行低产林改造,每年县政府都拿出数百万元的资金,用于红枣示范园区的建设和技术推广以及技术员的指导费用,广大枣农的收入连年提高。
与此同时,稷山县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城郊万亩板枣观光示范园,该园区方圆达36平方公里,由58300余亩新老枣林连片而成,园区有千年枣树王、慈禧园、贡枣园、高欢寨、老龙川、采摘园等景点,是集生态观光、田园采摘、休闲娱乐、农耕文化、历史传说为一体的高标准综合性的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目前,稷山县枣树栽植面积15.3万亩,主要分布在该县稷峰镇、化峪镇、蔡村乡的55个村,总挂果面积8万亩。仅稷峰镇就有一村一品板枣专业村26个,栽植面积8.2万亩。2012年,该县板枣总产量预计达到4800万公斤,总产值5亿元,枣农人均板枣收入6250元,枣树示范户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该县共有枣制品加工企业83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产量4000万公斤,总产值2.8亿元。稷山板枣已畅销全国包括港澳在内的24个省市,行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
据稷山县有关人士介绍,这次中国山西稷山板枣金秋文化活动,将持续期20天。对优秀摄影、文学、书画、诗联、视频作品进行评奖,并于10月份进行展出,为十八大献上一份厚礼。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