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多种难题曾一度困扰着我市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9年起,我市借着全省上下实施农村新、旧五个全覆盖工程的东风,连续四年在全市1014个行政村同步实施此项工程。
目前,新、旧五个全覆盖工程已全面完成,我市农村实现了通水泥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建村级卫生室、通广播电视和安全饮水以及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十个全覆盖。
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市十县部分农村地区调查了解,深切感受了这十个全覆盖带给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的便利。
一盆水用几次 看病要跑20里
娄烦县天池店乡兑集沟村是个偏僻安静的小山村,几年前,全村400多村民还过着较为艰苦的生活。
坑坑洼洼的道路影响着村民的出行。以前,村里通往乡和县城的路那真是难走,村里的路更是泥土路,我开着拖拉机出去卖一次山药蛋,得绕道走邻村那条稍好一些的路,多跑十多公里路,真费劲儿。一位50多岁的崔姓村民摇头叹息地说,因为路难行,村里盛产的山药蛋、红薯、玉米等土特产曾经很不好卖,商贩们就算低价也不愿进村收购,村民们常得靠肩挑箩筐向外卖,销量上不去,许多特产还常常烂在家里,很影响村民的收入。
交通不便,带来信息闭塞,电视、广播收不见几个台,每天就只能围着村里的这些人和事,村外是啥情况根本不知道。30岁出头的村民杨建伟告诉我们,没有村外的信息,村民们每天只懂得管理一亩八分地,闲了就坐在村头胡侃乱聊,而村里的年轻人,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牌,消磨时光。
不方便的还有吃水问题。53岁的村民武怜爱说,为了保证全家正常饮用水,每天天不亮,村民们都得到三四百米远的小水井去挑水,为了节约用水,村民们都会习惯性地做到滴水不漏,一盆水,先来洗菜,再将洗菜水拿来洗碗,最后洗碗水用来喂猪。
最让村民们头痛的事情就是生病,无论大病小病,都要跑到20里以外的乡镇卫生院去看。提起看病难,50岁的村民王春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村里没有卫生所,就连一个卖药的地方都没有,家里比较困难,摩托车也没有,她一生病,就要走上半天,才能到乡上的卫生院去。记得一次生病严重,摩托车也坐不得,急救车又进不来,丈夫抱着她,一个侄儿骑着摩托车带着他们两个人出来,路上摩托车难走的时候,丈夫就抱着她跑,幸亏那次还及时,没被耽误。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像兑集沟村面临的这些窘况,几年前,在我市各地农村还普遍存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按照我省要求,从2009年开始,我市针对像兑集沟村这样面临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看电视难等问题的1000多个行政村,投入资金46.82亿元,集中用两年时间,实现了通水泥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通广播电视和安全饮水这五个全覆盖,使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百姓的行路、就医、看电视听广播等日常生活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日用品要去邻村买 体育健身没练过
虽然村庄通往外界的路修通了,吃水、看病、听广播看电视问题解决了,可村里的街巷小道依然尘土飞扬、坑洼不平,生活环境差,村民消费被公认为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城。
去年,村里的路还是土路,坑洼不平,一出门风吹满身土,下雨两脚泥。小店区贾家寨村村民李永健回忆说,一到雨季,村里就成了一片汪洋,大坑小坑,积水很多,农用车一压就成了大沟、泥坑。去年夏天的那个大雨天,我卖完蘑菇开车赶着回村,因为想着快些到家,也顾不了村里西街上的那个大泥坑,冒险往过开,结果后胎陷进泥水中,差点就翻了车。回想起那次危险,李永健不禁还有些后怕。
买个日用品很不方便,村里就只有这一家小卖部,村东头跑到村西头,从头到脚满身灰不说,有时候要买瓶香油都没货,还得骑上自行车去邻村买。一旁40多岁的郑大姐告诉我们,在村里买东西最难的就是买农资。吃、喝、用的东西是小事,农忙时买农资更让人头疼。她告诉我们,村里的小卖部一般面积都很小,农资库存并不多,去年,她家的蔬菜大棚就差点因缺少农资,没有及时播种而错过农时,最后还是老伴儿借了辆小面包车,跑到20多公里外的农资店买回来才补救的。
文体活动,那就更谈不上了!只在电视里见过。同村村民苗金福告诉我们,村里一直没有个像样的文体场所,村民们农闲时,除了在家聊天、看电视、打牌、打麻将,没有其他娱乐方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在麻将桌、电视机前坐久了还会得毛病,耽误事儿。苗大爷说,因为没有活动场所,他本人也不注意健身锻炼,落下了腰椎病,一到换季的时候,腰就会僵硬困乏,有时还会影响到腿,行动不便,连地里的农活都不能干。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像贾家寨村遇到的这些新问题,只是我市各地农村村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我市在2010年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又陆续对全市1000多个行政村实施了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新的五个全覆盖,如今,行走在我市各地农村,家门口通了水泥路,建起了文体活动场所,开张了一店多能的便民连锁店,按月领上了养老金村民们衣食住行样样都不用愁了。
便民小商店贴心服务多
小到油盐酱醋,大到地膜、化肥、农药,如今在村民家门口的便民店中都能买到。随着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在我市的全覆盖,买个日常用品要跑半个小时的日子,对于不少村民来说已成为历史。
位于尖草坪区阳曲村的综合服务中心,是集农家便利店、农村信用社、文体娱乐活动室、报刊杂志阅览室、手机缴费厅、药店、医疗室、便民农资店等多种服务项目为一体的一站式便利店。时值中午,前来买东西的人不少。正在买调味品的杨大姐告诉记者:刚才交了手机费,顺便再买瓶酱油。有了&lsquo一站式便利店方便多了,到这一个地方就把事都办了,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跑老远只办一件事。便利店经营者赵启道也深有感触地说:&lsquo一站式便利店建起来后,明显感觉到来买东西的人多了,除了本村的乡亲,还有不少邻村的人,大家都觉得来这里方便、省时、省力。现在,有了政府补贴,我的店也扩大了规模,还代理了几个品牌的酒水,如今批发、零售一起搞,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光顾我的店。
尖草坪区供销社工作人员杨耀花介绍,该区比我市的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农村便利连锁商店全覆盖,店里商品丰富,明码标价,村民购买省时省力。同时,一些有条件的村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服务项目,建成了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便利店,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据了解,去年我市已经实现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像阳曲村这样的一站式便利店仅在尖草坪区就有10个,其综合化、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将会在全省推广。
老有所依梦圆新农保
能像城里人一样,在年老后每月领上养老金,那是所有农村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百余元的养老金虽然不多,但村民们能拿到手中,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对农民生活的改变。
对于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的村民叶兴开说,能月月领到95元的养老金,是她做梦也没想到的事。今年63岁的叶兴开有两个儿子,现在小儿子和他们老两口生活在一起,家庭日常支出由小儿子来负担,平时也不太花什么钱,但有时向儿子张口要钱的时候,还是多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我每月能领我和老伴儿的养老金,加起来190元,买个吃喝很方便。上个月我还给老伴儿买了件新衣服呢。叶兴开高兴地说。
说起新农保,同村50岁出头的村民成晓英笑得合不拢嘴:我们都参保了,老了能领钱,政府还给补贴,多实惠啊!
据了解,按照我市今年调整后的政策,每人每年参保缴费分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档,财政相应给予100元至500元的对等补贴,档次自由选择。而成晓英选择了500元的那个档次。她告诉我们,原来买些日常家用品常要花儿子的钱,总觉得给儿子增加负担,自从有了这笔养老钱,我现在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了,身上有了零花钱,觉得心里喜滋滋的。
深入我市各地农村采访,和村民谈起新农保,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能跟城里人一样领退休金,真是跟做梦一样。村民们的话语间流露着自豪和幸福。据我市农村新五个全覆盖领导组办公室通报的情况,2010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十县全部列入了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名单。
参保不但改善了村民的物质生活,而且让家庭关系更和谐、更重要的是让农村老人们生活得更有自尊了。如今,为自己交一份养老保险,已成为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的共识。
笑在脸上,美在心里,1000多个行政村的太原农民从来没有像这几年这样满足和开心。我市用4年时间推进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努力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主要的是,它引导了太原农民奔向更宽广的幸福之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