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树样板 科技创新增收益 品牌经营拓市场
五寨,地处美丽富饶的管涔山北麓,是名符其实的米粮川,素有晋西北乌克兰之称。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发展思路指导下,通过典型引路、政府扶持、产业依托和科技创新、品牌经营等手段,显示出了颇具晋西北特色的设施农业魅力。
3 个乡镇成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放心菜基地
该县的设施农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设施很简单,只是一些简易温室拱棚,规模也小,仅为几十亩。到2012年,该县已累计建成设施农业10000亩,配套设施也有了质的飞跃,设施农业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有3个乡镇被确定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放心菜基地,8个乡镇被省里认证为无公害生产基地,右所德润等多个高效种植园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的样板。
今年,该县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拟建2000 亩设施农业,计划在十二五末发展到1.5 万亩。
1 亩温室相当于20 亩高效大田的收益
笔者采访时发现,该县被设施的不仅仅局限于蔬菜,被请进拱棚、日光温室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除了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外,红提、油桃、葡萄、樱桃番茄、西甜瓜之类的瓜果也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各类食用菌、花卉也在抢占地盘,就连猪羊等也被设施了。
该县通过设施和技术手段,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农作物可在不能生长的季节里生长,在很难成熟的时节成熟,在不可能上市的时间上市。据介绍,该县的日光温室亩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效益好的甚至达到4 到6 万元。三岔镇东寨村村民张喜梅种植山东寿光第六代现代化日光温室1.8亩,从当年9 月至第二年5 月生产蔬菜5.7 万斤,收益6.9 万元;村民周瑛的1 亩日光温室相当于20 亩高效大田的收益。
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小
行走在该县的乡镇村落,笔者看到,当地村民发展设施农业舍得投入,也十分注重利用科技。过去干打垒的土墙被水泥、砖墙取代,木质框架被钢筋顶替。设施越来越美观、实用,功能越来越齐全,使用寿命越来越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现在,经设施农业培育出的香依牌土豆也有了品牌效应,产品销往国内20 多个大中城市。(葛文娟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