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锐
巾帼不让须眉。在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有这样的一群农家女,她们的身上有像男人的干劲,有女人独有的坚强、细致。在这里,有优质矿泉水的浇灌,绿色农家肥的滋养,独特山前小气候的呵护,精心选育的品种,有机化的管理生产,更有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一个女性群体,抱起团来做大做强的果品产业,谱写了一曲巾帼女英创业的赞歌。
6月20日,记者初次见到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亚利,言谈举止间透出特有的朴实与细腻。“在当地,一般家庭都是男人出门打工,女人在家种植果树。我就想,何不让留守的妇女联合起来一起闯市场呢?这样大家能互相帮助,可以拧成一股绳。”张亚利说。在她的说服下,2008年,由清一色“娘子军”组建的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五年来,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115户增加至现在的205户,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890亩,种植品种由以苹果、梨、桃等为主的果品发展到果品、蔬菜和杂粮等多个品种,合作社销售总额达到近千万元。
说起创业,张亚利一直认为:抓好高效、高质果品的生产是立足之本。张亚利介绍,在合作社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她把精力放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上,每年聘请相关专家为成员培训8期~12期,及时解决成员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提高成员科学种植果树的素质。
2012年,合作社在北京市及顺义区两级植保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650亩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张亚利介绍,在示范园区内,防治果树病虫害全部应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首先在园区内安装了虫情测报灯一台,用于检测的果树虫害疫情,同时在园区内安装了16盏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光近距离、波远距离引诱害虫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采用非接触式方式,达到杀灭害虫控制虫害的目的;并且在果树地里悬挂性诱捕器、粘虫板、糖醋液,用于诱杀各种害虫。其次,利用北京市植保站为合作社配备的4台手动式动力喷雾机,合作社成立了统防统治队伍,统一从植保部门购买农药。根据果树的病虫害情况,喷洒生物农药,进行统防统治,不仅减少了打药次数,还节约了劳动力。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粮经科科长董杰说:“推广果品绿色防控技术,通过人为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引进害虫天敌等生态调控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果园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进而降低果园有害生物对果树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
为保障果品质量,合作社不仅积极引导成员在防治果树病虫害方面严格实行绿控措施,在其他种植管理、包装加工过程中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合作社积极引导成员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作业,高标准栽植,高标准管理,实行果品套袋(果实进行两次套袋)、分级(选果机分选果品大小)、加工(人工擦拭果品表面)、包装(分级进行包装)。为了达到标准化生产,合作社定期发布生产信息,统一购买化肥、农药,引导成员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合作社选果包装人员年龄控制在40岁以内,初中以上文化,有较强责任心,并且上岗前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各个流程有专人负责。同时,合作社建有一个果蔬速检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果品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果品的含糖量以及果蔬农药残留量,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监督。
目前,合作社种植的部分苹果、梨等果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张亚利说:“下一步,通过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合作社力争全部果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提升果品的技术含量,达到绿色、安全、优质果品生产的目标。”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