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应县:发展节水农业助农增收
时间:2013-07-10 00:15:21来源:作者:方同

占全县耕地面积近4成

7月4日,应县南泉乡农民岳庆发开动喷灌设备,对2亩土豆进行浇灌。经过县水务局节水改造后,该县上百亩连片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岳庆发高兴地说:过去旱地只能种些小杂粮,现在种啥都由咱啦!

近两年来,应县以保障农业生产用水、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和加快生态循环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 开发地下水、集蓄天上水、拦蓄地表水力度,全县供水能力得到强势提升,水利建设支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目前,全县供水能力达到1.18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了3743万立方米。

在供水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该县在节水农业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推广,引导农民群众节约用水、摒弃浪费。作为全国523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的应县,全县总耕地面积82万亩。但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有相当一部分水浇地实际是靠天降水浇灌的假水地,缺水已经成了制约全县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对此,该县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工程,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增加农业灌溉面积的最有效途径来抓。特别是2011年以来,该县抓住省委、省政府十项强农惠民政策和山西大水网建设的机遇,争取到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为全县新增节水面积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8万亩。县里同时提出设施农业建到哪里,水利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则,为全县11个乡镇设施农业配套滴灌、喷灌、微灌3000亩。今年,该县又被列入全省17个膜下滴灌示范项目县之一。这些项目和工程的实施,使全县水浇地面积发展到了57万亩,节水农业面积发展到了30.66万亩,占到全县耕地总数的37%以上。在水利设施的支撑下,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6550元,比上年增长13.9%。

与此同时,应县还把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群众在水资源总量增加后吃得上水、吃上好水。2011年以来,该县共争取落实了上级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834万元,彻底解决了1.5万农村人口和4000名师生,以及9081头大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高完成了1.79万人因用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管道老化造成的饮水困难问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