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农村党支部“变身”为助农增收“服务部”
时间:2013-08-13 08:43:38来源:作者:李敏

夏日的故绛大地,一派勃勃生机。

槐泉村的核桃挂满了枝头,爱里村的53个玫瑰大棚绽放在乡间,郝家窑村的2000亩苗木绿意盎然一项项由各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主导产业,不仅鼓起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也牢固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如今,绛县的205个农村党支部变身为助农增收的服务部,成为领跑农业现代化成长的强劲引擎。

五个有导向机制实现农村党建与致富目标有效融合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引领作用强,增收就不愁。这是绛县干部群众中的流传的顺口溜。

如何把特色产业做精、做大,让农民钱袋子变得更鼓?近年来,绛县通过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撬动产业发展,引导农村党支部把着力点放在服务上,全面推行五个有导向机制。

五个有导向机制:村村有致富典型,开展争当调产富民模范主题实践活动,每个村树立3名6名带富模范;行行有技术能人,在全县组建1000名农技推广能手队伍和1万名科技当家人队伍;业业有增收状元,在农村开展产业引领标兵评选活动;户户有翻番规划,制定每户家庭的收入翻番规划,将个体发展融入群体实践;年年有推动重点,各党支部制定农村年度发展规划,并落实村干部年度目标承诺机制,让农民做裁判,确保干部承诺落实算数。

五个有导向机制将农村基层党建的主题定位在服务发展上,全面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党支部在发展产业上想办法、出实招,变身为助农增收的服务部。

两树两带工作法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

盛夏的田野郁郁葱葱,笔直的白杨、婀娜的柳树及大片鲜艳的紫叶李一同构成了郝家窑村1300亩苗木基地的美丽图景。正是在该村20亩党员苗木示范园的带动下,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苗木示范村。如今,村里又建起了160亩大田西红柿党群共建示范园,30户村民入股,党支部负责技术、施肥、销售,预计一年可带来80万余元的收入。

五个有导向机制标定目标后,绛县推出农村党建两树两带工作法,即树立党员模范典型,注重发展产业推广科技,带动群众调产致富创造单产最高附加值;树立党组织办实事形象,注重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带动一村一品产业形成规模。

该县先后评选了60名调产富民模范党员、10名引领产业发展支部书记标兵和10名办实事惠民生村委主任标兵。县里还对205个农村党支部进行了分类,把产业相同村的党支部负责人组织到一起交流经验,并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县里还对组织外出学习、取回真经的党支部予以差旅费补贴,鼓励农村党组织引领群众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增强增收致富的本领。

实行评星定级激励农村党支部在服务增收上使力给劲

史村党支部建起了樱桃协会,带领群众建大棚;下高池村党支部引进一个药材加工厂;新庄村党支部把党的活动建在了互联网上,通过QQ群联络在外务工党员一个个党支部,犹如一台台领跑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释放出推动增收致富的强劲动力。

绛县对205个党支部实行评星定级,在今年七一期间评选出了20个引领单产最高附加值先进党支部,引导205个农村党支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纷纷围绕本村主导产业,发展产业协会、成立合作社,在服务增收上使力给劲。

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群共谋发展模式,实现了支部搞服务、村村有项目的目标,将205个农村党支部串联成线、网罗成面,释放出了助农增收的巨大能量。如今,该县涌现出一村一品专业村49个、专业合作社555个,各类党员示范户、科技推广户1000余个,辐射带动4万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