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背景下,身处临汾市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的安泽县,以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三产多元化为转型发力点,奏响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进行曲。近日,笔者走进安泽,访农村、进企业真切感受到该县产业发展显现的张力和活力。
美丽田野气象万千
曾经风靡网络的QQ农场游戏,如今在安泽变成了现实。在府城镇小黄村休闲农业观光园,来自城里的上班族们在这里亲自播种、施肥、采摘、偷菜,尽情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府城镇小黄村党支部书记张高喜告诉笔者,该村从农民手中以每亩800元价格将土地流转到集体,统一规划,完善设施,再租给县城的市民,不仅让农民变身为自由劳务者,增加了收入,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
正如县委书记任秀红说,说一千,道一万,让百姓真正富起来,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焦点和根本。因此,针对安泽实际,必须想方设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安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玉米品质远近闻名,但优质不优价,市场优势不明显;安泽野生连翘面积达150余万亩,年商品量400万公斤,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有规模无品牌,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把脉农业现状,谋定发展思路,该县全力推进农业固县战略,主打生态、绿色、健康牌,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作为主攻方向,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有机玉米、道地连翘、优质核桃、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构筑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凭风借力,依托良好的土地、水、气候优势,成功通过了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验收,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稳固了安泽玉米的王牌地位。山西虹合园农业有限公司进驻安泽,在和川镇岭南村建立了2000亩有机玉米示范基地,配套实施有机玉米深加工项目和畜禽养殖项目,快速形成了种、养、加完整产业链条,一期项目完成后,可提供千个就业岗位,带动近万名农民致富。积极开展原产地认证,使野生连翘向一县一业转变,并与振东药业、北京康仁堂药业达成药材加工合作意向,加快了中药材集散地建设。与省林科院合作,引进培育优质核桃5万余亩,使核桃产业成为林业产业化的一个拳头项目。蓬勃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畜牧由零星分散养殖向规模健康养殖转变,几年间,仅杜村乡就成立了4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蛋鸡养殖突破20万只,而全县的畜禽养殖量突破了百万头。
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该县重点发展润祥农贸、蔺泉酿酒等民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出了荀子酒、食醋、山珍等数十种本地特产;同时,积极开展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致力打造生态安泽特色品牌。目前,已有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认证,推出了五大系列百余种绿色产品。突出荀子故里地方特色,还申请了荀园、荀山、荀硒香等商标。
新型工业百花齐放
青山绿水怀抱中的永鑫煤焦化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发电、煤气制甲醇、化产回收于一体,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现代化企业。安泽县发改局局长贾伟告诉笔者,在当前煤焦市场疲软、焦炭生产成本倒挂的情况下,依靠下游的化产,做到了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安泽资源充足,煤炭资源面积达194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8.8%,贮量达240多亿吨,目前仅开发约40平方公里,煤层气贮量多达4400多亿立方米。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安泽有底子。他们抢抓综改试验区战略机遇,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新型化、循环化、集约化为方向,着力建园区、壮集群,铸链条、强支柱,推进煤炭及资源循环利用、高端开发,大力发展煤焦油深加工、甲醇、二甲醚等下游化学品,走低碳化的新型发展之路。
借助大好的政策机遇期,抢抓该县建立省级煤焦化工业园区的有利契机,各家企业在转型路上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依照项目入园、产业聚集、循环发展的要求,启动了唐城煤焦化循环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已通过专家评审,待省经信委批准。伦虎焦油加工厂淘汰了原有5万吨/年煤焦油加工生产线,引进国内最环保、最节能的先进生产工业,进行异地改造,入驻唐城工业园区,重点生产工业萘、炭黑、石墨、针状焦等精细化工产品。天一洗煤厂转型升级为宏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2900万元,新建年产1.2亿块新型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年可消化煤矸石40万吨。转型路上,玉和泰煤业不甘落伍,投资800万元,建设4×500KW瓦斯发电项目,预计年内可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永鑫公司慧眼独具,依托中南铁路大通道建设,投资18.5亿元,启动了全长24.4公里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并在唐城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的大型货运中转、集运中心,预计2016年底完工。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潜力项目纷至沓来,安泽的后发优势越发凸显。该县县长毛跟云告诉笔者,总投资218.7亿元的傅氏集团40万吨/年煤基费托合成化学品项目、冀氏煤层气抽采综合利用项目、煤层气热电联产项目、2×6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电力项目、永鑫煤制12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等5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已成功签约,前期筹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投产后,安泽的工业经济将实现质的飞跃,县财政收入有望增加近10亿元。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时下的荀乡大地,满目青翠,秀色无边,生态之美展露无遗,前来休闲避暑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安泽森林覆盖率达67.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安泽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是中华千年古县,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荀子的诞生地。安泽有永恒的红色经典,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纪念地遍布全县,现存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行署、邓小平路居地等革命旧址。
生态绿色、荀乡古色、太岳红色是安泽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该县整合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建设,重点实施了一带、一线、五区建设,使古色人文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红色革命教育旅游、乡土特色山庄农家乐旅游四大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交相辉映,实现完美对接融合,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打响旅游品牌的重要因素。该县围绕山水园林城建设,投资1.3亿元对沁河县城段进行综合治理,实施了一纵一横城市改造、油松绿化、月亮湾湿地公园、街巷硬化等精品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出了一泓清水、两岸锦绣的城市风光。同时,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环圈的镇镇通工程正加紧施工,加之村村通工程的完成和长临高速、安沁高速的开建,安泽将融入临汾、长治、晋城一小时经济圈。大城建、大交通的有利支撑,必将带动安泽旅游腾飞崛起。
提升安泽知名度以及旅游品牌的影响力,离不开强势的宣传推介。作为荀子故里,安泽连续举办六届荀子文化节,六次公祭荀子,通过大型歌舞表演、书法笔会、摄影大赛、海内外大征联等活动,集聚人气,做旺旅游。值得一提的是,由本地荀子文化学者高剑峰创作的电影、电视文学剧本《后圣荀子》正式出版后,已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多家单位前来洽谈合作拍摄。未来安泽,借助影视剧的冲击波,名气和人气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文生态旅游促进了全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荀子酒、松针枕、小杂粮、干果等系列土特产商品及布艺、根雕、剪纸等民间手工艺品和旅游产品的繁荣。去年,该县共接待游客达7.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68万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疾驰在转型路上,进军中部百强,建设生态安泽、富裕安泽、幸福安泽的美丽梦想,正渐行渐近。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