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忻州8月20日电 忻州市静乐县位于黄河上游,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独特,具有发展和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的后发优势。近几年,静乐县委、县政府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种植万亩藜麦助农增收。
2012年,静乐县委、县政府把推广藜麦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藜麦之乡这一品牌,建设藜麦产业园区,通过政府引导、村企共建、财政扶持、示范带动,狠抓以藜麦产业为主的增收富民项目,加快全县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藜麦分类属藜科,双子叶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已有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营养价值丰富,被称为粮食之母。藜麦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藜麦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荐的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
静乐县海拨较高,无霜期短,具有耐寒特性的藜麦于2011年在静乐县娑婆乡试种成功。所产的藜麦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亩均产量达到230 公斤,每亩收入2400多元,比传统农作物亩均增收1000-1500 元,为静乐县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静乐县通过实施籽种补贴和风险补偿等政策机制,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发展模式,2012 年娑婆乡17个村、303个种植户、1300 亩藜麦,平均亩产316斤、最高亩产610斤,总产量41.1 万斤,按照合作社与稼祺公司签订的合同收购价6 元计算,全乡仅藜麦一项就收入了246 万元,户均净收入达到6830 元,最高达到4.6万元,为增加娑婆以致全县农民收入开启了新路径。
今年2月,第67届联合国大会启动2013国际藜麦年,静乐县以此为契机,于5月9日,在娑婆乡隆重举办2013中国首届藜麦播种节。活动现场, 2000多农户与山西稼祺藜麦开发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目前,静乐县藜麦种植规模已扩大至万亩,藜麦产业已经成为静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静乐县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深化产品开发,促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藜麦产业,把静乐真正打造成中国藜麦之乡,尽快实现农民增收快致富,农村和谐保稳定的喜人局面。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