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迁安:春良合作社里话延伸
时间:2013-09-06 00:18:33来源:作者:刘毅

   日前,走进河北省迁安市上庄乡小望都村春良设施农业园,整洁的主道两旁,林立着两排红顶白墙的小屋,小屋连接着蔬菜大棚,大棚内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黄瓜顶花带刺、西红柿红艳诱人、葡萄晶莹剔透……上庄乡春良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迁安这座有名的钢铁城市中,打造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农业庄园,如今,这个合作社已达到总规模千亩以上,会员150人,固定资产1400万元,带动农户3000多户,曾先后被评为迁安、唐山市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而他们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呢,记者专门走进合作社里一探究竟。
“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衰老、降糖明目、保肝降脂……还可以美容。那一个老爷子上我们这儿采摘三回,吃完了以后,哎呀,我们家人都说这种特别好。卖给他们都是按着20块钱一斤。”上庄乡小望都村村民郭静春大姐,指着长势良好的枸杞保健菜给记者介绍着。
“这种保健菜就是由我们引进的,几年来我们通过组建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并积极与天津蔬菜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联姻”,引进了枸杞保健菜、美国黑色西红柿、津甜100等名优蔬菜品种,既提高了蔬菜的品质,也提高了蔬菜的产量。要说秘诀,不断引进名优蔬菜品种,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这算是一个吧。”春良合作社的理事长郭春良告诉记者。
“我们原来就是自己种地,但自己种地是靠天吃饭,收入没保证!你像我们把地已经流转给这个合作社了吧,这土地租金就是一笔固定收入。再说你腾出空闲时间,都可以往这儿打工来,月基本工资是1050,然后它也和效益挂钩,按效益提成,干得多、干得好就赚的更多,所以我们大家伙都卯足了干劲啊!”谈到收益,郭大姐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虽然合作社生产的蔬菜产量高、质量好,但由于加工水平、包装和营销手段比较落后,蔬菜产业链的增值能力较低”,郭春良告诉了我们一组数字,“一个小黑西红柿,学名叫美国黑番茄,咱们给他8块,咱们产的菜,经过北京一家大蔬菜公司包装,再拿到北京机场的候机大厅,人家立马翻身卖88。所以,我认为目前合作社发展最重要的秘诀是要延长产业链,转变经营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郭春良又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在乡政府的组织下,他们去了北京、山东、陕西外出考察,全面对标行业先进,在比学中取回了“真经”。“差距主要是在销售和加工上,咱们这种田间地头传统式的经营方式肯定是不中了。说白了,我们现在生产出的蔬菜只能叫做‘资源’,要进一步扩大合作社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把农业加工和销售这方面工作要努力做大做强。”
小望都庄村村长王瑞利告诉记者,“咱们都是传统农民,就愿意让它多种,让它多产,好像就多卖钱了,但是通过上北京去,才知道那都是远远不够的。人家一斤草莓120,一斤脱水蔬菜好几百块,顶你产多少斤呢,是吧?所以说我们现在也在朝这方面打造。现在啊,净靠种植这个,没多大利润,但是我可以建展厅,建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都市农业菜地来供城里人体验种植,再配套农业包装企业、蔬菜脱水设施,和旅游采摘、休闲餐饮等”。通过对标学习,小望都庄村已经明确了发展思路,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把春良设施农业园打造成集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区、名优品种展示区、高标准棚室生产区、绿色餐饮休闲娱乐区为一体的全国一流设施农业园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