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大山深处的女强人——记长白光源马铃薯合作社理事长姜淑清
时间:2013-09-24 00:12:27来源:作者:易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长白县马鹿沟镇太阳村显得分外忙碌,一位年近半百、两鬓斑白的妇女正在田间地头领着农民收马铃薯。她就是光源马铃薯合作社理事长、太阳村村支书姜淑清。

  眼前这位衣着普通的中年妇女,记者很难将她与一个管理200多人和连年获得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的村支书联系起来,但在采访中,记者才感受到,姜淑清是一名凭着自己的责任心、胆识和魅力,带领全村百姓走上致富路的优秀共产党员。

  姜淑清告诉记者:“太阳村海拔高,属高寒山区。林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无霜期只有90天。过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玉米过日子,没有其他的增收渠道,只能维持温饱。”

  2001年以前,长白县马鹿沟镇太阳村这个远在深山的小村庄先后换了七任村支书,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当时,姜淑清临危受命,在村民的期盼和观望中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姜淑清说:“那时候,我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凝聚已经涣散的民心,带领大家团结致富。”凭借多年的人参种植、加工和销售经验,姜淑清用自家的积蓄建起了人参加工厂,以当年人参市场最高价收购村民的人参,经过加工、销售后,再给村民分红,使村民当年增收了30%。

  姜淑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发展人参产业。当时她已经拥有1.2万丈人参,是村里人参种植大户。当时人参价格低迷,但比种粮食作物效益还要好一些。于是,她决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鼓励村民继续发展人参产业。现在全村58户种植人参,占总户数的90%。拥有人参面积约13万丈,起货面积近5万丈,水参产量120多万斤,产值达2000余万元,纯利润近千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2.7万元。

  为使村民致富有后续项目,姜淑清在鼓励村民发展人参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但有些村民对此认识不足,认为来钱慢,风险大。为鼓励村民放心、大胆地发展,2010年春,姜淑清自筹资金15万元,亲自到黑龙江引进优质马铃薯种55吨,发到村民手中,并签订秋后产品回收及偿还种款合同。同时,支付了近4万元定金。不仅解决了村民春季买种子的资金困难,而且带动了周边几个村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她率先种植了马铃薯500亩。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农户都种植了马铃薯,总面积100公顷。姜淑清以每公斤1元的低价,赊出马铃薯种子10万斤,并和成员及本村、周边村村民签订了100多公顷马铃薯的产品收购订单。签订单的种植户,可按不同面积,最高领取2000元定金。由于种子价格优惠,产品收购价格较高,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为了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创出高寒山区优质马铃薯品牌,姜淑清组织村民成立了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并投资260万元成立了现代化股份制加工厂,年可加工马铃薯250多万公斤,安排15人就业。

  姜淑清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在大力发展致富项目的同时,还不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太阳村通往村外唯一的土路有5公里长需要维修,她拿出3万元钱雇用机械,组织村民出义务工,用7天时间将道路维修一新。她还出钱在村中心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广场,对村文化室进行了全面修缮,并购置了设施设备,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无论村里还是村民个人有事,她总是不计个人得失地忙前忙后。

  在她的模范带动和人格魅力影响下,太阳村村风正、民风朴实,扶困济贫蔚然成风。2010年12月,50多岁的朝鲜族村民金亨淳突患脑溢血,姜淑清立即用自己的车把他送到县医院,并当场拿出2000元钱,为其办理了住院手续,她又号召党员和村民自愿捐款,不到一天时间捐款4500元。她还包保了3户收入低的农户,不但给他们钱物,而且无偿提供马铃薯种、人参栽子以及林地帮助其脱贫。

  多年来,姜淑清带头创办企业,带头发家致富,带头回报社会,成为了远近闻名女能人、女强人。她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成就了事业,收获了尊重与幸福,也谱写了一篇让人敬佩不已的创业故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