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季伟平的葡萄梦
时间:2013-10-14 10:09:26来源:作者:张海

  

《 农民日报 》( 2013年10月10日 05 版)

本报记者 蒋文龙

现年38岁的季伟平,种植葡萄已经整整20年。在创业成功的基础上,季伟平牵头成立浙江省云和县大田水果专业合作社,创办葡萄培训学校,将种植技术、个人经验传授给广大葡萄种植户。在他的带动下,丽水市推广葡萄新品种2000多亩,创经济效益3000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葡萄王”。

每一位成功者,从本质上说都是梦想家。季伟平的梦想,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通过种植葡萄致富,不仅自己发家,而且要让种葡萄的农户都能赚钱。记者来到季伟平的葡萄农庄时,正值暑热难耐,清瘦、黧黑的季伟平打开喷雾降温设施,在水雾弥漫中,向记者述说起一路走来的创业历程。

1992年,季伟平从云和农职校毕业。东拼西凑2500元资金饲养七彩山鸡。没成想两年辛苦下来,赔进去5000多元。1994年,季伟平又借钱饲养起肉狗,因为缺技术,30只肉狗病死26只,第二次创业又告失败。

迫于生计,季伟平只得进厂打工。偶然间,他在电视上看到种葡萄能发家,恰好当时浙江丽水地区葡萄种植还是空白,季伟平的心思活了,向老板预支5000元工资,跑到金华买回300株藤稔葡萄。从此,季伟平白天在厂里打工,下班后回家接着琢磨种葡萄。

季伟平几乎跑遍丽水的书店,还托人从北京买回大量书刊,摸索着自学种葡萄。由于技术不过关,最初两年季伟平没能种出像样的葡萄,更没赚到钱。

执拗的季伟平没有放弃。他跑到金华农科所学习,向浙江农业大学的教授请教,到其他种植户处求教。1998年,季伟平种葡萄“终成正果”。这一年,一串串又大又红的葡萄挂满枝头,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赚了7000多元。

2002年底,季伟平从信用社贷款30000元,拉开架势开始了规模化葡萄种植。尝到科学种植甜头的季伟平十分重视新科技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先后引进巨玫瑰、红地球、维多利亚等优质品种。加上管理到位,季伟平种出的葡萄品质优异,不仅卖到丽水、杭州市场,而且卖往上海、福州等地。随后,季伟平放开手脚,迅速把水果种植基地扩大到200多亩,其中葡萄占了100多亩。2009年,他又投资60多万元在葡萄园边建起葡萄农庄,将葡萄种植和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做起观光采摘和休闲餐饮,收入大大增加。

季伟平种葡萄出了名,许多人慕名前来取经,附近的农民纷纷前来向他请教葡萄种植技术。当时的季伟平还没能超越自我,对传授他人技术心存顾虑,对前来取经学习的种植户敷衍居多。

2010年5月,季伟平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第一次站在全国高度,看到事业发展的大格局,思想发生重大变化。从此,他以共产党员的胸襟,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无私传授给种植户,帮助大家共同致富。

说干就干,2010年8月,季伟平投资10多万元,成立云和葡萄技能培训学校。学校就设在农庄内,除了自己担任主讲外,还邀请浙江省农科院的葡萄专家和一些种植能手前来授课,不仅传授葡萄种植技术,而且讲授经营和创业等相关知识。

采访时,记者刚好遇到一位前来讨教的本地农民王建有。记者一打听,原来王建有正好是季伟平葡萄学校培训出来的学员。王建有出师后,种下10多亩葡萄,每亩葡萄的利润平均万元以上。类似王建有这样的学员,季伟平已经培训了210名。这些学员回乡后新增葡萄种植面积515亩。通过合作社,季伟平采取全程指导、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模式,确保培训一人,创业一人、带动一村、致富一方。

由于带富实绩突出,季伟平获得众多荣誉,先后获评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浙江省丽水市十大农村杰出青年等,还连续3届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