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0月16日电(杨海全)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人民网黑龙江频道“2013年黑龙江省灾后迎丰收系列报道”走进黑龙江省五常市李玉双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看看这个曾经“单打独斗”的农民经营的合作社收成怎样,遭受洪涝灾害的4000亩水稻又是如何做到丰产丰收。
五常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全国水稻五强县 (市)之一。从2006年放弃外地打工回乡务农后,李玉双就开始了他科技务农、市场致富的事业。现在,李玉双是五常市远景村里的“名人”,头顶很多光环——不仅是五常市的种粮能手,还是黑龙江省的种粮能手、劳动模范。而李玉双最得意的身份就是五常市李玉双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也是因为将合作社经营的越来越好,现在村里的男女老少遇到他,都会把他拦在田间小道上,向他打听一件事——怎么样才能加入他的合作社。
中等个儿、瘦削的脸、皮肤黝黑、目光炯炯有神,这是李玉双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谈起自己的合作社,李玉双更是滔滔不绝,
五常市李玉双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合作社成立时只有200亩地,如今扩大到4000亩地,入户138户。种了半辈子水稻的老李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水稻三超栽培法”,就是超前扣棚、超前育苗、超稀植栽培。用三超栽培法,水稻亩产1000~1200斤,比普通方法高产10%以上。第一年合作社喜获丰收,赚钱的老李给入户的农户分了半头猪,没有入户的农民眼红了,纷纷找到老李,询问怎样加入到他的合作社。“我们的水稻施用农家肥、有机肥,杜绝使用化肥,绿色大米绝对不愁销路,没收获时我们的大米订单已经签完了,老百姓只赚不赔。”谈起自己的合作社,老李说现在种植的稻花香大米远销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合作社实行“春定秋不变”的定价原则,老百姓加入合作社每市斤大米就可比普通大米多卖出5毛钱,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当记者问及合作社规模生产的稻花香稻米口感如何时,老李斩钉截铁地说:尝尝就知道了!
看着合作社越做越大,更多的老百姓已经和老李打好招呼要加入进来。老李表示,2014年他希望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到8000亩,同时将自己的品牌稻米向高端方向发展。“我希望能增加合作社里高端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虽然成本高些,但是好水稻才能出好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老李说。
在五常,李玉双不是第一个发起成立合作社的农民。至今,五常市农民合作社已达1680家,规模经营土地145万亩,比去年增加58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6%。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