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县已拥有各类型家庭农场47个,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1个,从事养殖业的3个,从事种养结合的3个,涉及家庭成员106人。
据了解,近年来,在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太谷县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势喜人。
太谷县的家庭农场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8年,吴会照引进和试种苗木,以家庭经营模式进行苗木花卉种植和销售。2007年,他注册了长丰农林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登记社员57户,通过苗圃的标准化生产,合作社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市场也从周边县市延伸到陕西、河北、内蒙古及东三省。
今年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吴会照觉得,他的状况与家庭农场很对路,便开始按照家庭农场的路子走,在生产经营中实行五统一管理,经营范围从单一的种植、销售逐步延伸扩大到起苗运输、工程设计、施工管护等各项环节,承揽大小绿化工程100多项。
家庭农场这种起步于种植业的新型经营模式,在养殖业中也受到了青睐。
43岁的陈志吉是水秀乡冯家堡村的养猪农场主。2000年,陈志吉瞅准生猪市场,在村内建立了第一个生猪养殖场,历经10余年,当年的养殖场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家庭农场,现有生猪500多头,母猪60多头,年出栏800余头,年投资120余万元,年净利润30余万元。10余年的农场经营中,陈志吉积极参加各种农场技术培训,阅读养殖技术书籍,了解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陈志吉被养殖户推荐为村里的规模农场场长,在生产经营中,他认真执行规模农场的各项规定,带头调整养殖结构,为养殖户的经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