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该县东刘庄以“农民入社、土地入股、集体管理、利益共享、风险村担”的方式,对全村土地实施全部流转,成立农民合作社集中经营,全村全部入社。有土地的村民按照1厘地1股,每股10元的标准,实行保底不分红和入股可分红两种方式,自愿流转给合作社,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合作社利用传统棉花种植优势和成熟的温室育苗技术,确立了发展“冬小麦+育苗春棉”双高双育种植基地工作思路。
土地成方连片,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五统一”,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而从土地里解放出来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进城务工,除能挣到一份不菲工资外,家里托给合作社的土地每年还能领到租金和分红。
村民刘双明在北京当建筑工,他把家里的6亩地都托管给了合作社,自己在外面打工。“一天收入200多元。妻子在家里给合作社打工,每年也能挣1万多元,再加上每年的土地租金和分红7000多元,家庭年收入近5万元。”刘双明对此很满意。据了解,目前东刘庄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已达130多人,几项收入加在一起,平均每户实现增收近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