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翼城赵家村“葱民”的幸福生活
时间:2013-11-18 00:23:09来源:作者:唐豆豆

在郑州、西安、宝鸡、焦作、安阳的蔬菜批发市场,随处可见翼城县中卫乡赵家村的大葱,其以口感绵甜、白长秆硬 、绿色天然、品质优良,打开了河南、陕西的消费市场,逐步受到各地批发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大葱是赵家村的传统产业,栽培历史悠久,产业独具特色,是翼城县一村一品的代表。

11月8日,在赵家村大葱生产基地,笔者看到了长势喜人的大葱。村民闫红胜正在地里忙碌着,他是村里的大户,自家的地和承包的地一共有30亩,全部种植大葱。这片地青葱已经收获,一亩地卖到了5000元,现在已经种上了小麦,那片地的冬葱过了小雪再收,去年冬葱卖到一块二 ,今年也差不了,比起青葱能多卖一两千呢!闫红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前一阵子大葱收获的季节,赵家村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是人们挖葱、捡葱、捆葱的身影,前来拉运大葱的外地车辆络绎不绝,经常把村里的路堵得水泄不通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其保提起大葱,拉开了话匣子。

赵家村地处翼城县中卫乡丘陵区,土壤结构优越,气候条件良好,非常适宜大葱的生长。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秆白叶绿的大葱就在赵家村遍地开花,现在全村231户,耕地面积2450亩,大葱的种植面积就达到50%以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大葱。近几年,村两委把提升赵家大葱品质、打响赵家大葱名气作为主攻方向,尝到甜头的村民也一呼百应,对大葱进行产品换代,全部引进山东章丘泰山大葱,葱白更长,葱秆更硬,产量更高,亩产由原来的40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全村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余亩,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还多,种植规模在该县首屈一指。不仅如此,赵家大葱无论是品质、外观还是口感都处于上乘,外观高、大、白、长,口感香、甜、脆,爽,已经成为翼城农产品一张响亮的名片。

赵家村大葱形成了规模,不但面积大而且品质好,这与管理密不可分,2009年,赵家村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全村的葱农全部参加,会员达到了86个。合作社为村民们免费提供一亩地100元的化肥和无公害的农家肥,从培土、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到产出、收购,全部一体化经营。合作社为了减轻葱农的劳动强度,购买了4台价值5500元的栽植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他们还经常邀请市县农业局的专家、技术员给村民授课,传授外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如何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近几年,赵家村人探索出了葱麦换茬种植模式,一亩地秋播小麦,亩产可达250多公斤,村民不愁吃;春栽葱苗,4个月后就是亩均3000多元的经济收益,村民有钱赚,实现了土地总量不变,效益翻番的目标。随着区域种植、面积扩大 、技术更新三大突破,该村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王宝玉、赵连清、李文林、赵晓建等一大批大葱经纪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山南海北的各大城市。村民所需要做的就是大葱的日常管理。收葱时节,村民只管站在地头过秤收钱,其余收获工作全部由经纪人组织的专业人员完成。李其保介绍说,挖葱、捆葱、装车这些工作,一个农家妇女忙活一天,一公斤葱按两毛钱计算,一天能挣150元,两个多月时间光劳务就能赚到6000多元。

据了解,目前中卫乡已形成了以赵家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木坂、吴寨、南北绛、武子官庄、史庄、屋山、南上卫等村的大葱产业带,全乡已发展到1万亩,更多的村民发起了大葱财。

张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