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康书记办起玉米合作社
时间:2013-11-28 00:15:52来源:作者:易欣
到沙日花嘎查了解情况,几位农民争着告诉笔者:“今年玉米丰收,主要是我们嘎查的‘康书记’能张罗,牵头成立了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原来,农户们说的是沙日花嘎查党支部书记康巴特尔。自2012年上任以来,他专心办好一件事,就是成立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嘎查的农户都入社当起成员,留一小部分成员负责经营全村的2500亩地,其余的农民腾出来外出务工挣钱,或者做点小买卖,到了年底,成员们再到合作社分红。

成员图力古尔说:“现在,大家的耕地都是统一管理,全部实现机械化,从种到收只要十几个人就够了,其余的人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等秋后分红就行了。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也能在家扩大养殖规模。”

说到合作社带来的生产革新,成员阿木古楞说:“今年,我们嘎查种地变化可大了:浇地用上了喷灌和膜下滴灌,省水、省工、省肥,还能增产,而且不用家家户户都到地里干活了。”合作社成立后,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成功流转土地1000亩,集中2500亩地成为“合作田”,并架设高压线,安装变压器2台。合作田里的1500亩地,用上4台大型喷灌设备浇灌,另外1000亩也用上了膜下滴灌。今年,全嘎查收获玉米2000余吨,比往年增产200多吨。

办成了合作社,康巴特尔很高兴。靠着一股韧劲,这位领头人终于把他的生态保护式生产经营模式在嘎查推行开来。

康巴特尔从辞职回乡自主创业开始,就一直在琢磨:到底怎样才能又不破坏植被,又能保证牲畜草料,还能赚到钱?他从承包200亩荒地开始,先是自己种草、种玉米,然后青贮喂牲畜,到2007年,康巴特尔家的牛发展到500余头。也是这一年,康巴特尔把草牧场围封起来种草植树,卖掉黄牛、山羊,买进37头奶牛,每天出售牛奶。随着奶牛养殖户的不断增多,康巴特尔又尝试把富余的牛奶加工成奶豆腐、黄油等奶制品出售。到2012年,他家的奶牛存栏达到120多头,年纯收入达30万元。

康巴特尔是个爱琢磨、有想法的人,早就看到了土地集中经营的好处。2012年当选党支部书记后,这位发家致富带头人迅速转型为新农村建设领路人,牵头成立了玉米种植合作社,打算带领全嘎查的牧民一起致富奔小康。于是,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