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虽是冬闲时节,但焉耆农民却没有闲着,他们议改革、话致富、谈增收,为来年的发展精心谋划着。
在立峰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院子里,天鹅、大雁、野鸭、鸵鸟、红腹锦鸡等珍禽的叫声此起彼伏。开过小饭馆的合作社负责人柯立峰,靠着党的好政策,搞起了珍禽养殖,打响了“焉北牌”珍禽商标。
钰翔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有22户,现有奶牛300多头,政府补助建起了210平方米的挤奶大厅,鲜奶由库尔勒的企业来收购,农民坐在家里按月“领工资”。
钰翔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超和成员们一起交流奶牛养殖经验。甜菜废丝、西红柿皮渣这些农产品下脚料已经不能满足养殖需要,大家又瞅准了酿酒葡萄产业的葡萄籽渣,它同样受到牛羊的“青睐”。
和柯立峰一样,川妹子邓红梅也有一股敢闯敢干的劲头,她从当初四处借钱的“外来户”发展成为拥有500万元资产的鑫光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红梅计划搞立体循环养殖和生态养殖,建一个有机肥厂和一个肉制品加工厂。
到2018年,她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养殖规模和产值都要翻一番。农民只要选准目标、“善于经营,在新的政策指引下一定能闯出一番新天地。”邓红梅信心百倍地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