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焦作“山药哥”的网络营销梦
时间:2014-01-08 00:12:09来源:作者:张海
员何京辉

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盛产山药,村民祖祖辈辈都种植山药。最近,村里一位“80后”小伙儿因为用微博营销山药而走红网络,他还得到一个很火的别名——“山药哥”。

26岁的“山药哥”叫赵作霖,2008年考入河南工程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2011年,赵作霖没毕业就被一家大型餐饮公司相中,得到了月薪3000多元、交纳五险一金的优厚待遇。

工作6个月后,赵作霖又跳槽到郑州一家知名传媒公司,刚毕业一年的他就凭借自己的实力拿到了5000元的月薪。在父母眼里,儿子安家在大城市是早晚的事。然而,就在此时,赵作霖却对父母提出了辞掉工作在网上开店卖山药的打算。

“因为从小生活在怀药之乡,我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都和山药有关,从种、挖、采、收到清洗、去皮、制干、储存,这个过程好像已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山药娃。”“山药哥”说,看到乡亲们只会种不会卖,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辞职开网店的打算一说出口就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2011年,赵作霖结婚后,他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了新媳妇冯芳,不曾想,冯芳听完丈夫的话觉得有道理,竟把自己收婆家的彩礼钱全部交给了丈夫,自己还做起了“山药妹”。2012年12月,赵作霖的网店开了起来。

经过前期准备与试运营,2013年10月1日,赵作霖开始在网上(淘宝)正式预售山药,10月20日开始挖山药后,仅仅一个星期,他就卖出去4000多斤,“这都得益于网络营销模式呀。”

“在我眼中,这些山药都是宝贝。但是要将山药变成‘金条’,如何销售非常关键。”“山药哥”花费大量心思研究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特点。“微博的转发功能特别强大,可以用来推广产品;淘宝是个比较成熟的交易平台,可以在这里进行买卖;而微信的私密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微信为客户做后期服务。”

除了注重营销渠道,“山药哥”还坚信生态食品是一个发展趋势,所以,他遵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在霜降后才挖山药,并且提倡给山药上农家肥。“现在市场上零售的山药一般是每斤8元到10元,而我卖的价格是每斤12.8元到16.8元,由于口感好,营养丰富,回头客非常多,山药供不应求。”

除了产品好、营销渠道广,“山药哥”还有一个做生意的绝招,那就是搞好服务。每逢给客户发货,“山药哥”和“山药妹”都要在每箱山药里放一双橡胶手套,一把削皮刀,一份山药食谱还有一张爱心卡片。爱心卡片都是“山药妹”冯芳亲手写的,卡片上写着如何食用山药的温馨提示。

2013年10月26日、27日,“山药哥”在张武村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网络山药文化节”,邀请32名微博“发烧友”到他家田里看山药、挖山药、吃山药,还现场开展了挖山药比赛。两天的时间,微博上几乎都是“山药哥”的山药节的信息,河南电视台、《东方今报》等当地媒体也纷纷报道了“山药哥”的事迹。

11月7日,“山药哥”又牵头成立“七倍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山药种植规模达到40多亩。“听老人们说,我们这里的山药,药性是其他地方的七倍,便取名为‘七倍怀药’。”“山药哥”自豪地说。

成立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后,“山药哥”还准备对山药进行简单的加工。“比如可以将山药磨成粉或者加工成山药片,这样的话产品可以储存更长的时间。”

“三中全会召开后,公报上说要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建设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体系,这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组织成立合作社,就是让家乡的怀山药产业发展壮大,让更多的人吃上地道的怀山药和铁棍山药。”“山药哥”踌躇满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